关于我们

在线客服

帮助

24小时客服:010-82326699 400-810-5999

建设工程教育网 > 建筑文苑 > 工程技术 > 正文

工程技术相关知识:人工挖孔桩的施工要从几个方面入手

2015-04-10 13:44  建设工程教育网整理  【  【打印】【我要纠错】

  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在进行施工之前,应该实现对原有的建筑工地进行勘测,将资料进行合理的汇总和整理。施工前需要准备的资料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桩基工程施工图及图纸会审纪要:建筑场地和邻近区域内的地下管线、地下构筑物、危房、精密仪器车间等的调查资料:主要施工机械及其配套设备的技术性能资料;桩基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水泥、砂、石、钢筋等原材料及其制品的质检报告;有关荷载、施工工艺的试验参考资料。

  (2)选择钻孔机具及工艺。应根据桩型、钻孔深度、土层情况、泥浆排放及处理条件综合确定钻孔机具及工艺

  (3)制订质量管理措施。施工组织设计应结合工程特点。有针对性地制订相应质量管理措施。主要应包括下列内容:施工平面图——标明桩位、编号、施工顺序、水电线路和临时设施的位置;施工作业计划和劳动力组织计划;机械设备、备件、工具、材料供应计划;桩基施工时。对安全、劳动保护、防火、防雨、防台风、爆破作业、文物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按有关规定执行;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和季节性施工的技术措施。施工前应组织图纸会审,会审纪要连同施工图等应作为施工依据。并应列入工程档案。桩基施工用的供水、供电、道路、排水、时房屋等临时设施,必须在开工前准备就绪,施工场地应进行平整处理,保证施工机械正常作业。基桩轴线的控制点和水准点应设在不受施工影响的地方。开工前,经复核后应妥善保护,施工中应经常复测。用于施工质量检验的仪表、器具的性能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

  (4)采取安全措施。在进行施工的挖空庄中必须设置有应急软梯,以便不时之需,在电葫芦、吊笼等设备的选择方面。应保证其安全性达到要求,自带自动卡紧保险装置。禁止麻绳和尼龙绳吊挂方式的出现,以免危机人身安全。电葫芦使用之前,需要进行严格的审查,以保证其吊装能力满足施工需要,对于井下存在的有毒气体要进行实时监测。保证良好的通风条件,当孔深度超过10m时需要设置专门的换气设施。并保证其功率满足要求,施工现场的一切电源、电路的安装和拆除必须遵守现行行业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的规定;要注意安全用电,井下照明应采用12V以下安全灯。

  2、施工过程的控制

  (1)准确定位基准桩。开孔前,桩位应准确定位放样,在桩位外设置定位基准桩,安装护壁模板时,必须用桩中心点校正模板位置,并由专人负责。第一节井圈护壁应符合下列规定:井圈中心线与设计轴线的偏差不得大于20mm,井圈顶面应比场地高出100——150mm,壁厚应比下面井壁厚度增加100~150mm。

  (2)修筑井圈护壁。挖孔桩的四周需要设置护壁。且必须满足以下要求:相应材料和指标。如拉接钢筋、护壁厚度、配筋数量、混凝土强度等级均应该满足设计中提出的要求,搭接长度小于60mm。在保证混凝土完全压实彻底的情况下,保证每节护壁在当天内完成,并且保证模版保护时间大于24h,对于不符合要求的个别地点。及时进行有效处理。

  (3)灌注混凝土。灌注桩身混凝土时,混凝土必须通过溜槽。当落距超过3m时,应采用串筒,串筒末端距孔底高度不宜大于2m,也可采用导管泵送;混凝土宜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实。

  (4)保证桩端部扩大头安全。上部框架绝大部分荷载都由桩端部扩大头承担。因此桩下部扩大头施工桩基施工的关键环节,应严格按设计要求,保证桩头嵌入层密实卵石0.8m,扩大头直径1.3m.挖至设计标高终孔后应清除护壁上的泥土和孔底残渣、积水,并应进行隐蔽工程验收。验收合格后,应立即封底和灌注桩身混凝土。在施工中还要安排专职技术人员监督开挖土层的地质状况,并备有人员应急上爬梯,遇见异常情况可及时处理。确保施工安全。

  3、成桩后质量检验

  施工中要做到每根成桩都具有钢筋加工检验记录、混凝土拌和物质量记录、混凝土试块资料及桩身完整性检测资料。各个施工环节的严格实施是确保人工挖孔桩施工的重要条件。按照要求进行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确保人工挖孔桩的圆满完成。

责任编辑:红豆
收藏分享:论坛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特色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拟题
    提升学习效果
  • 精品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拟题+1套预测试题
  • 实验班
    3套全真模拟题+2套预测试题+考前冲关宝典
  • 定制班
    3套模拟题+3套预测题+考前冲关宝典+考前重点
  • 移动班
    以知识点为单元授课练习,
    强化重点、难点、考点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