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工程师

当前位置:建设工程教育网 > 环保工程师 > 复习指导 > 正文

污泥的浓缩原理及应用

2014-11-20 16:41 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整理 打印 | 收藏 |
字号

| |

  1.污泥水的分类和去除方法

  污泥中水的存在形式大致包括:游离水、毛细水、吸附水和内部水,其中游离水是指存在于污泥颗粒间隙中的水,或称为空隙水,占污泥水分的70%左右。毛细水是指存在于污泥颗粒的毛细管中,占污泥水分的20%左右。吸附水和内部水是指粘附于污泥颗粒表面的吸附水和存在于其内部的水,占污泥中水分的10%左右。降低污泥含水率能大大减少污泥体积,以便进一步处置利用。

  2.污泥浓缩

  污泥浓缩的主要目的是减少污泥体积,浓缩脱水的主要对象是间隙水,浓缩后为后续处理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降低处理成本。污泥浓缩可分为重力浓缩、气浮浓缩和离心浓缩,其中重力浓缩应用较多。

  ⑴重力浓缩法

  重力浓缩是利用污泥中的固体颗粒与水之间的密度差来实现泥水分离的。重力浓缩构筑物称为重力浓缩池,可分为连续式重力浓缩池和间歇式重力浓缩池两种。间歇式污泥浓缩池可建成矩形或圆形,多用于小型污水处理厂。间歇浓缩池设计的主要参数是停留时间。如果停留时间太短,浓缩效果不好,太长不仅占地面积大,还可能造成有机物厌氧发酵,破坏浓缩过程。停留时间的长短最好经过试验确定。

  连续流重力浓缩池的基本工况为:污泥由中心进泥管连续进泥,浓缩污泥通过刮泥机刮到污泥斗中,并从排泥管排出,澄清水由溢流堰溢出。连续式浓缩池的合理设计与运行取决于对污泥沉降特性的确切掌握。污泥的沉降特性与固体浓度、性质及来源有密切关系,在设计时,最好先进行污泥浓缩试验,掌握沉降特性,得出设计参数。设计参数主要包括:浓缩池的固体通量、水力负荷和水力停留时间。浓缩池容积应按污泥在其中停留10~16h进行核算,不宜过长。重力浓缩法的优点是贮存污泥的能力强,操作要求不高,运行费用低,缺点是占地面积大,且会产生臭气,对于某些污工作不稳定,经浓缩后的污泥非常稀薄。

  ⑵气浮浓缩池

  气浮浓缩是依靠微小气泡与污泥颗粒产生粘附作用,使污泥颗粒的密度小于水而上浮,并得到浓缩。气浮法对于浓缩密度接近于水的、疏水的污泥尤其适用,对于浓缩时易发生污泥膨胀的、易发酵的剩余活性污泥,其效果尤为显著。目前,浓缩污泥最常用的方法是压力溶气气浮。

  气浮浓缩系统主要由加压溶气装置和气浮分离装置两部分组成。目前较常用的加压溶气装置有“水泵——空压机式溶气系统”和“内循环式射流溶气系统”。

  气浮浓缩池的主要设计参数有污泥负荷、气固比、水力负荷和回流比等。

  气固比是指溶气水经减压释放出的空气量与需浓缩的固体量之重量比,通常用AS表示。回流比是加压溶气水量与需要浓缩的污泥量的体积比,通常以R表示。在有条件时,设计前应进行必要的试验,从而决定最佳的设计参数。在缺乏试验条件时,气固比一般取0.01~0.04,水力负荷取40~80m3/(㎡·d),回流比一般为25%~35%。回流比可以根据所需空气量按下式计算:其中AS是气固比,Aa是所需空气量,S是进入气浮池的固体总量,Sa是一定温度下大气压力为101325Pa时的空气饱和溶解度,ρ0是入流污泥浓度,R是回流比,P是绝对大气压,f是溶解效率,当溶气罐内加填料及溶气时间为2~3min时,f=0.9,不加填料时,f=0.5.与重力浓缩法相比,气浮浓缩法的优点是泥水分离效果好,所需土地面积少,臭气小,污泥含水率低,可使砂砾不混于浓缩污泥中,能去除油脂,但是其运行费用比重力法高,污泥贮存能力弱。

  ⑶离心浓缩法

责任编辑:soso
班次推荐

4大班次+考前模拟题 提升学习效果;

经典班次组合 专家在线答疑!

特色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特色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4大班次+考前模拟题+1套预测试题

智能交互课件 阶段测试点评!

精品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精品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考前模拟题+2套预测试题+考前冲关宝典

名师定期直播 一对一跟踪教学

实验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实验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考前模拟题+3套预测题+冲关宝典+考前重点

大数据分析小灶教学 私人定制服务!

定制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定制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以知识点为单元 十分钟一堂课

智能交互课件 阶段测试点评

报同科目辅导 享7折优惠!

最新资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联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