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油原理:
粒径较大的浮油的上浮规律遵从斯托克斯公式,应掌握公式中参数的确定。
隔油池构造和工作原理。
1、平流式隔油池
废水从池的一端流入,从另一端流出,其中比重小于1且粒径较大的油珠上浮到水面上,而比重大于1的杂质则沉于池底,上浮的油可油刮板刮到出水端,由集油管排出,沉渣则可通过排泥管排出。
优点是构造简单,便于运行管理,除油效果稳定,缺点是池体大,占地面积多。
2、斜板隔油池
采用波纹形斜板,废水沿板面向下流动,从出水堰排出,水中的油珠沿板的下表面向上流动,然后经集油管收集排出,水中的悬浮物沉降到板上表面,落到池底可经排泥管排出。目前我国一些含油废水处理站,多采用这种形式的隔油池。
隔油池的设计参数。
1、平流式隔油池(去除油珠粒径不小于150μm)。
污水停留时间(1.5~2h),污水的水平流速(2~5m/s),单格池宽不大于6m,长宽比不小于4,有效水深不应大于2m,超高不小于0.4m,刮泥机的刮板移动速度不大于2m/min,排泥管的直径不小于200mm,集油管直径宜为200~300mm,池底坡度为0.01~0.02,污泥斗倾角为45°,考虑加热及灭火设施。
2、斜板隔油池(去除油珠粒径不小于80μm)。
表面水力负荷(0.6~0.8m3/㎡h),斜板的净距为40mm左右且倾角不应小于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