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工程师

当前位置:建设工程教育网 > 环保工程师 > 复习指导 > 正文

环保工程师基础知识考点辅导:吹脱法

2015-01-04 18:51 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整理 打印 | 收藏 |
字号

| |

  1、基本原理

  将空气通入废水中,使废水中溶解性气体和易挥发性溶质由液相转入气相,使废水得到处理的过程称为吹脱。被吹脱物质在液相和气相中的浓度差是其由液相转入气相的推动力。吹脱法的基本原理是气液相平衡和传质速度理论。

  2、吹脱法处理废水的工艺组成

  ⑴预处理

  应对废水进行预处理,如调整废水的水温和pH值,去除悬浮物和油类等污染物。

  ⑵回收解吸气体

  吹脱过程中的解吸气体的处置原则是:符合排放标准时,向大气排放;对中等浓度的有害气体,可以导入炉内燃烧;对高浓度的有害气体,应考虑回收利用,回收解吸气体的方法是吸收和吸附。

  ①吸收: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氰化氢或硫化氢,可生成氰化钠和硫化钠,然后再将饱和溶液蒸发结晶。

  ②吸附:可以采用固体吸附剂吸附有害气体,吸附设备为固定床过滤装置。当吸附达到饱和状态时,用溶液浸泡吸附剂,溶解气体,并使吸附剂再生。

  例如:在用活性炭吸附硫化氢时,当达到吸附饱和后用亚氨基硫化物浸洗活性炭1h后进行解吸,反复浸洗数次后,再用蒸汽清洗活性炭,使其恢复吸附能力。溶剂经蒸发后,可回收其中的硫。

  ⑶吹脱设备

  吹脱设备有吹脱池和吹脱塔。

  ①吹脱池

  依靠池面液体与空气自然接触而脱除溶解气体的吹脱池称为自然吹脱池。它适用于溶解气体,极易挥发、水温较高、风速较大、有开阔地段和不产生二次污染的场合。此类吹脱池也兼作贮水池。

  ②吹脱塔

  为提高吹脱效率,回收有用气体,防止二次污染,常采用填料塔、板式塔等高效气液分离设备。

  填料塔的主要特征是在塔内设置一定高度的填料层,废水从塔顶喷下,沿填料表面向下流动,空气由塔底鼓入,呈连续相由下而上同废水逆流接触。

  板式塔的主要特征是在塔内装置一定数量的塔板,废水水平流过塔板,经降液管流入下一层塔板。空气以鼓泡或喷射方式穿过板上水层,相互接触传质。塔内气相和水相组成沿塔高呈阶梯变化。

  从废水中吹脱出来的气体,可以经过吸收或吸附回收利用。例如,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3、吹脱法处理废水的应用

  吹脱法处理废水已工业化,处理实例较多,例如,石灰石中和硫酸废水出水中的二氧化碳,炼油厂从冷凝器排出的废水中的硫化氢,金属选矿厂废水中的氰化氢等,都可以用吹脱法去除,另外,焦化和化肥等企业的生产废水中含有高浓度的氨氮,吹脱除氮是该类废水处理工艺的组成之一。

  ⑴吹脱除氮机理

  水中的氨氮,以氨离子和游离氨的状态存在,两者之间存在一个平衡关系,并且受pH值的影响。当pH值为7时,氨氮多以氨离子的形式存在,而当pH值为11左右时,游离氨大致在90%以上。因此,在高的pH值条件下,可获得较好的吹脱除氨效果。

  ⑵吹脱塔

  塔内设塑料填料,促进空气与水的充分接触。用石灰调pH值到11,污水从顶部进入后向下喷,与填料碰撞形成细小液滴下落,塔顶风扇的抽吸作用形成气水对流,分子态的氨从水中逸出。该处理法的优点是效果好,简单易行;缺点是逸出的游离氨会造成二次污染,另外,用石灰调节pH值易在吹脱设备和管道内结垢,维修工作量大,设备更换频繁。水温下降则脱氨率会下降。改进措施是:用氢氧化钠作为碱剂,以防形成水垢,用稀硫酸可以吸收逸出的游离氨。

  ⑶影响因素

  pH值:吹脱效果随pH值上升而提高,但是当pH值提高到10.5以上时,去除率提高缓慢;

  水温:氨吹脱率随操作温度的升高而提高;

  布水负荷率:水以滴状下降,当填料高6m以上时,布水负荷率≯180m3/(㎡d);

  气液比:当填料高6m以上时,气液比以2200~2300以下为宜。

责任编辑:cj
班次推荐

4大班次+考前模拟题 提升学习效果;

经典班次组合 专家在线答疑!

特色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特色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4大班次+考前模拟题+1套预测试题

智能交互课件 阶段测试点评!

精品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精品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考前模拟题+2套预测试题+考前冲关宝典

名师定期直播 一对一跟踪教学

实验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实验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考前模拟题+3套预测题+冲关宝典+考前重点

大数据分析小灶教学 私人定制服务!

定制通关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定制无忧班:报名或考试当期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以知识点为单元 十分钟一堂课

智能交互课件 阶段测试点评

报同科目辅导 享7折优惠!

最新资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联系方式:010-82326699 / 400 810 599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