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9-11 10:57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纠错】
各州、地、市建设局,厅属各单位:
根据青海省人事厅《关于2008年全省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青人专字[2008]382号)精神,现将开展2008年度建设工程职称评审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各地区、各单位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继续认真学习省建设厅、省人事厅印发的《青海省建设工程中、高级技术资格评审条件(试行)的通知》(青建政[2001]214号)和省人事厅《关于2008年全省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青人专字[2008]382号)精神,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增强职称评审工作的透明度,确保今年职称评审工作顺利开展。
二、2008年度职称评审工作,要以科学的人才观为指导,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结合青海省情,建立以品德、知识、业绩、能力为基本要素,以社会和业内认可为标准,突出业绩、贡献和能力的职称评审体系。坚持“个人申报、社会评价、单位聘任、政府调控”的人才评价与使用的改革方向,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制度,使职称工作更好地适应建设行业对人才的需求。
三、有关政策规定:
(一)已实施岗位设置的事业单位,在专业技术人员申报职称时,要根据本单位事业发展实际和专业技术岗位需求情况,结合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标准,按一定层次比例推荐申报,合理配置本单位、本地区专业技术人才。
(二)从2007年起,研究生课程进修结业证书只作为在职进修学习的依据,不属于国家规定的学历证书,不与职称评审挂钩。
(三)在非公有制单位工作,具有国家教育部承认的正规全日制院校毕业的建设工程类大中专毕业生,见习期满经单位考核合格后,报单位所在地的主管部门,由单位所在地的主管部门按人事部《关于印发〈企事业单位评聘专业技术职务若干问题暂行规定有关具体问题的说明〉的通知》(人职发[1991]11号)文件精神予以认定相应专业技术职务并发证。
(四)根据省人事厅《关于完善全省职称外语考试有关政策的通知》(青人专字[2007]194号)精神:
1、职称外语考试等级划分为:申报副高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报考职称外语A级,申报中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报考职称外语B级,不得跨级别报考。
2、职称外语免试范围:
①对经证明具有较高外语能力的专业技术人员,可不参加职称外语考试。
a、公派或自费出国留学一年以上者;
b、获得博士、硕士学位者;
c、取得WSK(全国外语水平考试)证书、PETS5(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第五级)证书或BFT(A级)(全国出国培训备选人员外语水平考试)证书者;
d、申报副高职称时外语考试成绩达到国家通用标准,申报正高级职称需再次参加同一级别考试的;
e、正式出版过外文专著、译著的。
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参加职称外语考试。
a、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青海省优秀专家、青海省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的人员;
b、农牧区实用人才申报职称者;
c、在乡镇单位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d、在县级单位工作,申报各系列中级职称者;
e、在地、市以下单位工作,申报农业、畜牧、林业、水利、采矿、测绘、勘探、公路施工等专业职称者。省属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列入此范围(申报农业、畜牧、林业专业中级职称者除外);
f、男性年满50周岁,女性年满45周岁者以及在海西、海南、海北、黄南、玉树、果洛及海东的循化、化隆地区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g、参加全国中初级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统一考试的人员;
h、取得国家全日制正规院校外语专业大专以上学历并从事本专业工作,申报职称有第二外语要求的;
i、申报各系列初级职称者;
职称外语合格证书有效期为:国家级合格证书长期有效,省内合格证书有效期为2年。
(五)计算机免试范围为:凡男性年满50周岁,女性年满45周岁者。玉树、果洛州和黄南州的河南、泽库两县不作计算机考试要求,也不把计算机考试成绩作为职称申报条件。
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合格证书有效期为:国家级合格证书有效期为4年,省内合格证书有效期为2年。
(六)专业技术人员在申报职称时所提供的论文,必须是发表在经新闻出版部门批准的,有正规发行刊号的期刊上的论文,核心期刊须是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0年版或2004年版)、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上的刊物和2002年省内暂定的8种期刊,其他行业、专业自定的核心刊物不予认可。
(七)专业技术人员在晋升职称时所提供的业绩成果、获奖证书,应为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奖励项目,非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奖励项目不能作为晋升本专业职称的依据。集体奖励项目要提供个人参与程度的相关证明。
(八)公务员和依照公务员管理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除国家有明确规定允许参加考评结合的专业之外,其它一律不得申报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对隐瞒身份、弄虚作假的人员,一经查处,取消其参评资格。
(九)在非专业技术岗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在申报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时,其业绩、成果、从事专业工作实绩和相关材料,须在所从事专业技术工作领域内进行公示,公示结果、申报材料报同级人事部门核准,在非专业技术岗位工作,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不得申报专业技术职务。
(十)严格控制专业技术职务转换评审工作。在评审非本专业技术岗位的专业技术职务时,原则上不得转评。确因专业技术岗位转换,并有岗位设置的人员,经申报单位提供岗位设置方案并经人事部门审核同意后方能转评。转换系列后需要申报上一级职称时,应在现岗位工作满一年以上,并按资格条件提交反映现岗位的工作业绩和相关成果,不得用原岗位的业绩成果申报现岗位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十一)取消职称专题推荐工作,允许具有大专、中专学历的专业技术人员申报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其任职年限大专必须满7年,中专必须满9年。大专以下学历在申报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时,不作为合格学历。
四、申报推荐程序:
2008年度凡申报建设工程高级职称以及无建设工程中级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的地区申报中级职称的,由各州、地、市及省直有关厅局按《评审条件》初审合格后,出具正式委托函,按规定将评审材料报送省建设厅职改办;建设厅所属各单位直接报送厅职改办。
有主管部门的企事业单位,由主管部门负责所属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申报和审查推荐工作;无主管部门的,由单位负责其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申报和审查,并报相应的登记注册部门审核推荐;档案由各级人才交流机构管理的,报相应的人才交流机构审核推荐;个体从业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申报材料报相应登记注册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审核推荐。
申报工作要严格按规定层层审查,层层推荐,按照公开、公正的原则逐级上报。所有申报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的人员,要在本单位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中级三天,副高以上为一周。凡越级推荐的一律不予受理。
五、专业技术人员在申报职称时,必须如实提供本人的工作业绩等相关材料,对伪造学历、资历、获奖证书和各类证书的人员,一经查处,取消其评审资格,取得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予以撤销。对抄袭、剽窃论文、著作、科研成果的人员,一经查处,除取消其评审资格外,三年内不得再申报评审专业技术职务。2008年申报人员发表的论文(专著)、科研成果和各种证书取得的时间均截止到2008年9月30日;任职年限截止到2008年12月31日。
六、申报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报送材料:
(一)州、地、市人事局(职改办)或省直主管厅局、地专级企事业单位人事(职称)部门的委托评审函1份,2008年度拟推荐评审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简况表一式二份;
(二)《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高级一式四份,中级一式三份;
(三)《专业技术人员考核登记表》一式两份;
(四)《申报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简表》中级20份,高级25份,所填文字内容必须打印,纸张规格为A3;
(五)最高学历证书、任职资格证书、聘任证书、外语考试合格证书、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合格证书原件及复印件一份;外语、计算机免试人员按规定提供相关证明;
(六)任现职以来的主要专业技术业绩材料,如著作、论文、获奖证书、有关部门的审批文件等,工作业绩和学识水平须加盖单位公章,并报送原件;
(七)《单位推荐报告》一份;
(八)评审表第9页“年度及任职期满考核结果”一栏中除当年考核结论外,还应填写任职期间的考核结论及年份。
上述各种材料、表格必须填写清楚、真实、完整、一致,不得漏项,要求加盖印章的栏目必须加盖印章(印章不得复印),上报材料应由主管职称工作的人员专人报送。
七、报送材料截止时间:
各州、地、市及省直有关厅局申报建设工程专业技术职务,应按本通知要求于2008年10月20日前将评审材料报送省建设厅职改办。建设厅属各单位应于2008年10月10日前将评审材料报送省建设厅职改办,逾期不予受理。
八、各地区、各单位的建设工程初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结果于11月20日前报省建设厅职改办备案。
教育、卫生、会计及其它系列的职称评审按该系列职改部门的要求执行。
九、评审费的收取:
各单位在报送材料时,须同时上交评审费,收费标准按省物价部门有关文件规定执行。
省建设厅职改办设在西宁市五四大街四号
联系电话:0971-6146535.
附件:1、二○○八年度拟推荐评审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简况表(略)
2、申报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简表(略)
3、推荐评审专业技术职务档案材料目录(略)
二○○八年九月十一日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