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在线客服

帮助

24小时客服:010-82326699 400-810-5999

建设工程教育网 > 资讯中心 > 建筑人物 > 正文

林璎——著名的美籍华裔建筑师之一

2008-06-13 17:24    【  【打印】【我要纠错】

  人物简介

  林璎(Maya Ying Lin1959年—— ) 是著名的美籍华裔建筑师。中国建筑师林徽因的侄女。

  1959年10月5日林璎出生于俄亥俄州阿森斯。祖籍福建省闽侯县,父亲是北京人,母亲是上海人。林璎小时候就展现出数学和艺术方面的天赋。在中学时期她就是班上的尖子生。毕业后,即被耶鲁大学录取,成为该校建筑学院学生,1981年获学士学位,1986年获硕士学位。1980年,时年21岁的时林璎因设计越战纪念碑出名。1987年,林璎被耶鲁大学授予美术荣誉博士学位。1989年林璎受南方贫穷法律救援中心的邀请,在亚拉巴马州蒙哥麦里,马丁·路德·金发起民权运动的地方,设计了的公民权利纪念碑,泉水如泪般从一个倾斜的圆盘洒落,建成后,有的黑人妇女抚摩纪念碑流下泪水,每年都有数千人前往访问这个纪念碑。

  1994年,反映林璎事迹成就的纪录片 《林马娅:清楚的幻想(Maya Lin: A Strong Clear Vision)》问世,并夺得1995年第六十七届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奖。美国《生活》杂志评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一百位美国人”与“五十位美国未来的领袖”。1999年,美国《亚裔杂志》(A.Magazine)评选出过去十年美国最具影响力的百名亚裔人士,入选的华裔人士包括诺贝尔物理奖得主崔琦与朱棣文,华盛顿州长骆家辉。爱滋病防治研究专家何大一等。林璎也名列其中。林璎在2000年出版的自传《疆界(Boundaries)》  2002年5月 30日,林璎出任耶鲁大学新任校董。她赢得了41,575张选票(占总选票的83.3%),跻身耶鲁大学校董之列。2003年3月,她加入由华人在美各界精英组成的“百人会”,大提琴家马友友 、作曲家谭盾、雅虎创办人杨致远、艾滋病专家何大一,以及现任华盛顿州州长骆家辉都是“百人会”成员。2005年10月25日,林璎设计的尔湾加大艺术广场在美国洛杉矶落成。20054月17日,林璎获美国百人会年会奖,以表彰她在建筑设计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以及为年轻的美籍华人做出的榜样。同年7月14日,林璎,和美国前第一夫人希拉里·克林顿与其她 8人一同入选全美妇女名人堂(Women's Hall of Fame)。同年,获得了美国艺术文学院奖(The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Letters)。

  如今,由林璎设计的作品遍布美国各地,有在耶鲁大学的“妇女桌”、在田纳西州克林顿区的儿童保护基金会礼堂、纽约的非洲艺术博物馆、纽约大学的亚太美国人中心和为洛克菲勒基金设计的艺术品等。其中最出名的要数她的成名作“越南战争纪念碑”的设计。那时她才21岁,上大学三年级。一天,林璎在系里的告示牌上看到了征集越南战争纪念碑的通告,立刻跃跃欲试,不久就和同学一起开车到华盛顿做实地考察。她研究了各个领域艺术和文化,了解历史上各个时期的纪念物是如何纪念死者。她还阅读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关于战士的杂志。两个星期以后,她做出了模型。林璎的老师将她的设计评为B,却仍然鼓励林璎将设计寄走。林璎也是911纪念碑设计筛选委员会的成员。

  林璎在她的建筑世界里一如既往的贯穿自然纯朴又独行特立的艺术人文理念,建筑设计在她的诠释下原本只是自然界天衣无缝的一部分。她到底是建筑界的艺术家,还是艺术界的建筑师?艺术禀赋既是与生俱来亦是家庭熏陶,林家便是这样一个艺术世家。深受家庭的影响和鼓励,使本来就具备冷静理性头脑着迷自然科学的林璎找到了建筑学这个艺术与科学的完美结合。

  显耀家族

  林璎,她的家族堪称书香门第,林璎的曾祖父林孝恂,是光绪己丑科(1889年)进士,历任浙江海宁、石门、仁和各州县。他资助青年赴日留学的学生,参加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林璎的祖父林长民曾赴日留学,毕业于早稻田大学,善诗文、工书法,回国后与同学刘崇佑创办福州私立法政学堂,并任校长。林璎的父亲林桓精于陶瓷,曾任美国俄亥俄美术学院任院长。母亲是一位诗人,曾任俄亥俄大学亚洲和英语文学教授。中国著名的建筑大师梁思成和林徽因是林璎的姑父和姑母。脍炙人口的《与妻书》作者林觉民,亦是该家族中人。

  往事略集

  看淡名利只想不停创作

  林璎是个大忙人,要在纽约苏活区的工作室工作,又要到遍及美欧的工地看进度,更要照顾两个稚龄女儿,她的丈夫是从事照片交易的丹尼尔·伍夫。今年四十六岁、身高约一百六十公分的林璎,虽已名满天下,但她仍不讲究衣着,一名美国记者说她平时穿着就像一个「匆匆赶去上课而又害怕迟到的大学生」。她为人极其低调,不喜和媒体接触,亦甚少参加社交活动,最近和前第一夫人希拉蕊一同被选入妇女名人堂,她觉得没什么,她已拥有许多荣衔,二十多年来,华人艺术家在美国各行各业大放异彩。名人追悼会一定找马友友拉大提琴;女星参加奥斯卡颁奖典礼或有钱的新娘选购礼服一定找王薇薇(Vera Wang);找人设计纪念碑、花园和景观,第一人选就是林璎。

  林璎长得有点像中学时代的姑妈林徽音(徽因),她的艺术才华也是来自林家的遗传。林璎的祖父林长民,民初做过司法总长,擅长书法,元配早殁,娶了两个目不识丁的姨太太,第一个姨太太生了才貌超卓的林徽音,第二个姨太太生了四个儿子(桓、恒、暄、煊),老大林桓就是林璎的父亲。

  也就是说,徽音和林桓是同父异母姊弟,徽音生于一九○四年,大林桓十一岁。林桓曾就读福州英华中学,名作家萧乾是他的老师,一九七九年萧乾赴美参加爱荷华国际写作计画,林桓曾去看他。林桓曾任职福建协和大学,一九四八年留学西雅图华盛顿大学主修教育,后来任教俄亥俄大学(校园在雅典市),并担任俄大艺术学院院长,林桓亦是艺术家,他所创作的陶瓷作品为欧美各大博物馆搜藏,一九八九年去世。

  林璎的母亲生于上海名医世家,一九四九年五月共军打进上海时,已获名校史密斯学院入学许可,她把护照、入学许可和十元美金缝在衣服和鞋子里,逃至香港再赴美,在西雅图认识林桓,即打消就读史密斯学院计画。日后和丈夫林桓一起任教俄亥俄大学,讲授英文及亚洲文学,现已退休。不知家族事才华自天成林璎个性有点「孤僻」,她坦承自小学六年级以后就没有亲近的朋友和同学,高中第一名毕业,进了耶鲁以后,自觉「如鱼得水」,非常喜欢耶鲁的环境。林璎的父母亲很少跟她谈到中国的事情,她完全不知道她有个了不起的姑丈梁思成、姑妈林徽音,三年前《纽约客》杂志主笔、纽约市立大学教授路易斯·梅南德访问她时顺便告诉她有关两人的成就,林璎才恍然大悟。

  梅南德告诉她,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是她的姑丈和姑妈设计的,显示林家具有设计纪念碑的基因。一九八五年,林璎的妈妈曾带两个在美国出生的孩子到中国大陆旅行,让他们实地认识正在转变中的中国。林璎和弟弟都不会说中国话,梅南德说林璎虽爱吃中国菜,但拿筷子的方式不对。林璎曾到丹麦和日本进修,丹麦人以为她是爱斯基摩人。她在日本钻研禅宗文化,在丹麦则对丧葬文化特感兴趣,花很多时间参观哥本哈根的墓园。

  一九八一年三月她在耶鲁选了一门「丧葬建筑」课程,刚好「越战纪念碑」征求设计图案,全班一起参加应征,林璎脱颖而出。纪念碑施工期间,她休学一年,到华府参与施工和应付各种压力与批评。一年后转到哈佛大学设计研究院,因越战纪念碑所引起的争论使她无法专心向学,不到一学期即退学,再回耶鲁。一九八六年从建筑系毕业,第二年耶鲁送她名誉博士学位,她现在是耶鲁校董。

  设计越战碑荣辱齐加身林璎越战纪念碑得奖时,反对声浪排山倒海而来,自以为是越战老兵和守旧顽固的保守派群起围攻林璎,甚至以种族歧视字眼「亚洲佬」(gook)骂她,他们都看不懂林璎的设计图,主办纪念碑竞图的越战退伍军人协会背叛她,在纪念碑旁另加三个越战军人雕像和美国国旗,设计军人雕像的菲特烈.哈特(纪念碑设计图得第三名)获三十万元酬劳,林璎只得二万元,哈特还带老婆去咆哮林璎。保守派的德州大富翁裴洛(一九九二年竞选总统)、尼克森的讲稿撰述人派德.布坎南和小说家汤姆.伍夫等人大骂「亚裔女子」林璎。幸好华盛顿邮报的建筑评论家艾卡特和他的朋友茱迪丝.马丁为林璎仗义执言,以专家的立场严厉反驳保守派和越战老兵,但林璎的心里已受到巨大的伤害,她很少再去华府看她的越战纪念碑。

  林璎说她当初设计纪念碑时,刻意不去研究越南史和越战史,也不从亚裔的观点去思考,同时也不把越战当成一场悲剧,而是从「死亡也是一种荣耀」的角度出发,又以不贸然破坏华府广场的自然环境为原则,纪念碑向地下延伸,黑大理石碑刻上阵亡人员名字。几乎所有的建筑与艺术评论家都同意,林璎创造了前无古人的纪念碑设计风格,为纪念碑的设计立下了他人难以企及的商标,她的「越战纪念碑」已成为艺术史上不朽的标志。

  梁启超曾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句话送给儿子梁思成和媳妇林徽音,其实这句话亦可转送给林璎。

  设计理念

  25年前就读耶鲁大学建筑系的林璎,以一张公墓课程作业的设计稿,击败1,500件参赛作品,雀屏中选为美国华府的地标建筑物。在人们的眼中,这的确是一个梦想成真的传奇际遇,可是当时只有20岁的林璎,却因她的年纪、性别、缺乏经验、她的亚裔出身,而让她坚持使用黑色花岗岩制作、按年表排列人名、大 V字抽象造形的越战纪念碑,成为全美一度最热哄争议的公共艺术作品。个性敏感害羞的林璎虽然以从容的态度面对困境,虽然事实已证明,每年都有数以千万计的人次造访华盛顿D.C.的越战纪念碑,悼际亡者之余并同时赞赏林璎清晰果决的创作理念,可是谨慎的林璎仍有好长一段时间拒接他人求之不得的委任设计案件。直到她30岁时,林璎意会到她的心智已处于平衡混合的稳定状态后,才慢慢地开始建立起自己的创作事业。

  多年来林璎持续施展她改变属别分类成见的视觉智能,用精简的资料语汇,来描述她对自然形体和建筑物间不即不离微妙关系的看法。纵然林璎创作不断,但是她已有八年不曾在大型美术馆公开展示她的近期作品了,这回由华盛顿大学的亨利美术馆(Henry Art Gallery)所筹办的「系统化地景」装置展,即是林璎让大家睽违已久的新作发表会。策展人安朱斯(Richard Andrews)表示:「林璎有一种独特的功力,能够用简单的造型与天然的材质,传达复杂和如诗般的意念。自她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她个人对大自然的力量和形体结构的热衷兴趣,及她长期摸索雕塑的可能性,以诉求更深层意涵的创作态度。[系统化地景]提供观者一个深入体察林璎作品的机会,和一个不寻常的、庞巨的视觉经验」。

  解读先进科技镜头下的视像

  庞巨的视觉经验指的是林璎三件盈室的大型雕塑作品,第一件是一个由65,000块2x4英寸,如积木般的建材木料,以整齐排比的方式自地面堆砌起来的硕大隆丘,它曾花了工作人员两个多月的时间装置完成。随着光线和视角的变换,这一个座落在亨利美术馆挑高的南画廊里,但仍几乎要顶到天花板的浩瀚高峰,有时候看起来像是迎面吞噬人的大波浪、或是一块织纹质感丰富的厚重布帛,有时则像是顺沿着山坡搭盖的拥挤建筑物。如果不怕凹凸不平的木块刺脚,林璎倒是很鼓励观者脱下鞋子,攀爬一下她气势雄浑的人造室内山。第二件是用细铅管仿真海底地层景观的《水线》,它是一个长达十公尺多的立体框围,观者可以从作品的下面仰视,或从上俯瞰它的整体架构。第三个是《蓝湖隘口》,它是林璎根据一个实际山脉的岩层肌理,等分为20块后,用多片合成板一一组构起来,与其把它们拼回为一整块的磅礴巨作,林璎机巧地将它们挪移开来,辟出如迷阵般的夹墙信道。林璎一方面让观者聚焦于高度和深度的层次差异,一方面又试图模糊我们对二度、三度空间的界线划分,上述这三件作品,即是她透过伸缩尺寸和移山倒海的错位法,试图破坏我们对地理景观常态认知的明显佳例。另一件以数目字取胜的作品为,用 15,000根长脚细针钉出哥伦比亚河流程曲线的《针河》。

  从小就嗜读科幻小说,对数理逻辑和计算机程序特别感到亲切熟悉的林璎,在她七年的建筑系学生生涯中,发现到自己其实更像是一个艺术创作者,她认为纪念碑和屋宇建筑物虽然都是以审美为出发点,但由于它们具有象征性和实际功能上的考量,往往担负着沉重的社会人文主义包袱。相较之下,单纯而直接的艺术创作,则能让她专注于个人的立场,自由无阻地发挥想象和创作力。因此在她拿到耶鲁大学的建筑硕士学位后,林璎并没有开设建筑事务所,而是找了一间可以同时从事雕塑和建筑设计的私人工作室。

  这次的展览中,就包括了多组林璎在她工作室里完成的中小型系列作品,譬如依据黑海、。海、红海等不同内海的水位,所制作的夹板雕塑;以快速凝结的石膏,来捕捉凭空想象的《无题》浮雕地景;数张用粉蜡笔涂抹擦揉方式绘制的《断裂的地景》;解剖河床和地形结构的立体册页图书等。从海底的地势、岛屿山石的岩层,到水与地面间的交界轮廓,林璎藉由她的雕塑装置向观者说明她如何:利用计算机为辅助工具,以科学家的眼光来检视我们生存的世界,不论是声纳自海底收录到的影像,或是飞机、卫星所拍摄到航空地图,我逐步把先进科技镜头下的视像,解读成雕塑造型,并开始创造能够表现大自然景观中所蕴含的有组织性的、系统化现象的视觉作品。

  反刍自然

  林璎经常自日本的禅寺园林、俄亥俄州侯普维尔(Hopewell)原住民在公元前800年所建造的土墩图腾、及美国1960至1970年代的地景艺术家们的作品中,取得户外地景装置的创作灵感,和史密森(Robert Smithson)、海瑟尔(Michael Heizer)一样,她也偏好极简的作品表现方式,并且尽量避免喧宾夺主的张扬作风。对她而言,地景作品应该是反刍自然的艺术创作,最成功的处理手法是将人为的痕迹隐遁于背景中,置观者于自然与人为的交界上。被认为是林璎下一个巅峰期创作里程碑的《汇流》,便是她反刍自然观点下的力作。

  过去五年来,林璎一声不响地埋首于她到目前为止规模最宏大的户外地景作品《汇流》,在「系统化地景」展中,林璎特别出示了提摩斯酋长公园、清鱼场、沙卡加威州立公园等多组用夹板、压克力颜料、玻璃珠、贝壳、石膏、黏土不同媒材制作的模型和蓝图计划,让大家管窥这个预定于2008年完成的野心大巨作。从爱达荷的边境起直至太平洋海岸止,长达450英里的《汇流》将沿着奥瑞岗、华盛顿境内的哥伦比亚河,以七个指定据点,重新连接北美西北太平洋的原住民文化,和路易士与克拉克两人当年的探险经历。(注)创作的动机除了彰显前人披荆斩棘的功业事迹外,最主要的目的是借助他们的视野和文字的摘录,一路追踪周边景观的演变趋势,以帮助重整濒临灭绝的生态环境,和开创一个能够让现代人反映过去,思考未来的新契机。

  继越战纪念碑、阿拉巴马州马丁.路德.金民权运动发祥地蒙哥曼里(Montgomery)的民权纪念碑之后,林璎又制作了数件与时间的轨迹有关的委任装置作品,其中含括了康乃狄卡州新天堂的《女性之桌》(1993)、纽约长岛火车站宾州站天花板上的《陨蚀的时间》(1995)、加州史丹佛大学的时间刻度台面《泉流》(2000)、长480公尺,横跨瑞典克尼斯林(Kniesling)大草原的《11分钟土线》(2004)等。属于园林景观的地景装置则有俄亥俄州立大学威斯纳尔艺术中心的《地井》(1993)、密西根大学一万平方英尺的《波浪草坪》(1995)、纽约联邦法院的《音石》(1996)、俄亥俄州克莱弗兰公共图书馆的文字游戏雕塑《阅读一个花园》(1998)等。多产的地景雕塑作品外,林璎的建筑设计履历也颇为惊人,除了为数可观的私人住宅外,较为大家所熟知的公共建筑物有:纽约的非洲美术馆(1993)、纽约大学的亚洲∕太平洋∕美国学习部门(1997)、长岛的雕塑中心(2002)、田纳西州克林顿市的哈吉斯(Langston Hughes)图书馆(1999)等新近完成的地景作品的照片和录像,也在这次的展览中占有相当重要的比例,它们分别为俄亥俄州立大学一个占地3.5英亩的地景列阵《输入》(2004)、拷贝自波涛浪涌激荡成的海底地形纹样,为美国联邦法院所塑制的两万平方英尺的缓坡地景装置(2005)、以及为艾尔凡 (Irvine)的加州大学艺术学院所设计的《知觉的园林》(2005)。身为两个稚龄女儿妈咪的林璎,非常希望她以女性主义、和平、民权、时间、记忆、自然环境为表现主题的创作品,能够成为视觉性的教育媒体,帮助下一代更了解自己所处的时代背景。

  林璎的作品曾于美国、意大利、丹麦、瑞典等国展出,并为许多私人和包括MoMA在内的大型机构所收藏。她在1999年被时代杂志列入50位未来关键人物的名单后,又于去年被史密斯索尼恩(Smithsonian)艺术学会评选为35为优异代表人士之一。从小在校成绩总是名列前茅的林璎,长大后依然在建筑艺术界里保持她的A等生头衔,她在陆续获颁总统设计奖、美国艺术和文学学院、美国科学和艺术学院、美国建筑学会荣誉奖项后,又破纪录地成为美国女性群英厅中最年轻的佼佼者。

  绝代双骄

  在林璎出生前一年,她的父母亲就已从大陆移民美国,她的父亲是一位陶艺家,同时也是俄亥俄州立大学美术系系主任,母亲是一位诗人,于俄亥俄州立大学教授文学。林璎唯一的长兄林谭也是诗人,而且还与林璎合作《阅读一个花园》、《输入》两件作品。林璎不写诗,不过她出版的畅销书《境界》 (Boundaries)和她的建筑艺术作品,却诗意盎然。林家浓厚的文艺创作气息,彷佛是世代的血脉相承,因为林璎的姑妈即是著名的新月女诗人林徽音。可惜时空的距离遥不可及,假若林徽音知悉自己的侄女儿在建筑和艺术上的杰出成就,这位曾留美在宾州大学主修艺术,回国后参与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并和梁思成携手开拓中国古建筑研究领域的中国一代才女,必定也将骄傲地报以会心一笑吧!注:1803年,美国第三任总统杰弗森,指派总统秘书路易士(Meriwether Lewis)与路易士的好友克拉克(William Clark),领导一个探险队,以四年的时间,行旅美国人当时尚未涉足开发的土地、山川,并将数千哩路的长途见闻,用文字记载下来。

  主要书目

  《Topologies (Artist and the community)》 (1998)

  《Maya Lin: [American Academy in Rome, 10 dicembre 1998-21 febbraio 1999]》 (1998)

  《Timetable: Maya Lin》 (2000)

  《Boundaries》 (2000)

  作品世界

  越战纪念碑1980

  成行的芦苇 1985

  《天狗》(逝去的时间)1988

  露天的和平祈祷台 1988~1989

  民权运动纪念碑1989

  水果布丁 1989~1991

  潜水长涌 1992~1993

  妇女之桌 1993

  浪涌 1993~1995

  北10度,一个不扭曲的角度 1993-1996

  地平 1994

  变换的溪流 1995-1997

  可以阅读的花园 1996~1998

  地貌风光 1997

  岩石的旷野 1997

  月相 1998

  宁静的美学潜流

  雪崩 1998

  石头椅子 1999

  建筑:

  韦伯住宅 1994-1994 (合作建筑师:威廉。拜阿洛斯基)

  非洲艺术博物馆 1992-1993(合作建筑师:大卫。霍特森)

  美国亚太中心 1997(合作建筑师:大卫。霍特森)

  住宅 1996-1998(合作建筑师:大卫。霍特森)

  兰顿。休斯图书馆 1999建成(合作建筑师:马特拉,路易斯。罗杰)

  最后的纪念碑——环境以及人类同环境的关系

  语录一二

  我知道你在看到我的作品时,你会哭。不论你们怎么看我的作品,只要每个人在看到这些作品时油然而生的切身感受,才是最后的评断标准。

  我的父母亲移民来到这个国家时一无所有,但作为教育家,他们深知教育的重要性。我知道,如果我的父亲在世,他一定会同我的母亲一样为我而骄傲。(获知自己当选耶鲁大学校董后的感言)

  独白选段

  林璎独白:一开始我就问自己,到底建“越战纪念碑”的意义是什么,尤其是一座20世纪的纪念碑的意义是什么?当宝贵的生命首先成为了战争的代价时,这些 “人”无疑是第一个应该被记住的。因而这项设计的主体肯定是“人”而不是政治。只有当你接受了这种痛苦,接受了这种死亡的现实之后,才可能走出它们的阴影,从而超越它们。就在你读到并触摸每个名字的瞬间,这种痛苦会立刻渗透出来。而我的确希望人们会为之哭泣,并从此主宰着自己回归光明与现实。假如你不能接受这个现实,就永远无法从中解脱出来。所以一座纪念碑应该是“真实”的写照。首先要接受和承认痛苦已经存在,然后才有机会去愈合那些伤口。

  林璎独白:1980年秋,那年我和其它五名学生正打算做一个有关墓地建筑的作业,主要强调如何通过建筑形态来处理“死亡”这个主题。整个学期我们做了许多相关的设计,有一个同学,我忘了是谁,偶然发现了征集越战纪念碑设计方案的海报,于是我们想,何不把它作为毕业设计呢?我们来到将要修建纪念碑的地点华盛顿。当我站在那里时,开始本能地想象着自己用小刀将地面立体切开并翻起成两翼,一边指向林肯纪念碑,另一边指向华盛顿,上面还按顺序刻着阵亡者的名字。这时有一位同学收到了纪念碑的设计手册,其中明确规定纪念碑上必须刻有全部57000多名阵亡者的名字。于是我说:“太妙了!”将名字逐一镌刻在黑色反光的地表上。正是这样的一座纪念碑!

  考验和战斗

  林璎独白:当我被选中时,我很清楚自己将要面临的是一次考验,一场让我用了几年时间才认识到其艰难程度的战斗。那是一段充满了压力的日子,没有人教你如何度过那段时光。

  林璎独白:有差不多几个月的时间我才突然明白过来,原来有不少的人都在反对。不仅因为这位越战纪念碑的创作者不是退伍军人,还因为她是一个亚裔。我曾问过一同工作的退伍军人有关那些批评信的情况,的确有人责问过他们,说怎么能让一个亚洲人设计纪念碑。

  林璎独白:在纪念碑破土动工之前我离开了华盛顿。我必须这样做。因为我相信当你越近距离地看着某件事物的成长时就越难察觉到它的变化。再一次来到那里,碑身已被竖立起来,而且整个地方和我脑海中的想象相似得惊人。我简直有点害怕。那是种奇怪的感觉,当一个之前还完全属于你自己的想法被付诸实现并且公开出来时,它就再不是你思想中的一部分,再不是你私有的了。

  林璎独白:你得和成见、旧传统、旧观念作斗争。这在某种程度上不断的促进着我。在你试图突破思想的樊篱时,必然会引起许多人的反对,而这也许就是代价。

  童年和血脉的影响

  林璎独白:我父母从事的都是艺术;父亲是陶艺家,母亲是诗人,两人都选择了艺术教育事业。我非常感谢我的父母,我觉得自己非常幸运。我的哥哥现在是一位诗人,而我则介于建筑和艺术之间。

  林璎独白:我的童年是在一片林子的环抱中渡过的。那是我真正怀念的一种隐谧与美景。我们家的后院是一大片山林,或者说是由几片林子组成的一大片山林。那些地面在每个山脊之间起起伏伏,是孩子们的天堂,其中有一个山脊,我们叫它“巫师的后山”。

  对我影响最大的,我想,莫过于家庭所带给我的一个安定和清怡的环境。似乎总有一种无法言喻的力量推动着你去做一些事……从来都没有这种概念,觉得人应该为了金钱才去努力奋斗。我们虽然从小就被鼓励要取得好的成绩,但并非出于任何利益的目的。你之所以做某件事是因为它对你来说很重要,既使它无法使你变得富有。因此我们从小就受到这样一种注重创造力的思想的感染。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作为子女,你会在不经意间继承着父母的言传身教。

  从学生时代起,我对东方建筑的兴致就远胜于对欧洲建筑,比如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法国的对称式花园或那些经典的建筑语言的好奇。我曾经非常惊讶于自己与中国建筑之间的微妙联系。直到父亲去世以后我才开始意识到他对我事业的影响之巨大。他对美的敏感充满了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从我们使用的家具到喝水吃饭用的陶罐;从我们修建房子的地点——离群索居的树林深处,虽然身在城市,却又与之隔离,总是离不开自然的环抱——直至他使用的那些和土地一样颜色的粗陶彩釉。

  当我凝视着逝去的父亲时,我发现一件事,是他那双手。他有一双精巧而美丽的手,而他给了我一双同样的手。

  没有想到我在耶鲁大学的教授会觉得用橡皮泥做一个建筑并把它漆成闪亮的黑色是一种古怪的行为。又或者越战纪念碑的最初形态正是来自饭桌上的土豆泥…… 谁知道呢。我的许多作品都是从橡皮泥开始的,而橡皮泥正是一种用油来保持柔软的黏土。它就像土壤一样;一股塑造土地的激情似乎永远挥之不去,它就在我的心里,是我全部作品的生命。

  自述成长过程

  关于我在俄亥俄州的成长过程,其实是比较特殊的。虽然作为那里唯一的非白人居民,我们的生活并没受到什么影响,但我的父母还是喜欢过一种远离尘嚣的生活。因此,我们几乎是在一种四口之家的单纯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们都是大学教师,我母亲是一位英文教授,所以我从小就接触到相当学术化的环境。我父母亲都来自中国,40年代中后期移民至美国。我父亲读的是制陶专业,后来成了俄州大学艺术系的主任,我很小的时候就常去他学校玩。我觉得我从父母那里学到很多,他们批判的眼光对我们的成长产生了许多影响。后来到年龄上学了,我非常喜欢学校的生活,也很爱学习。真是那种每天回家就做作业,然后看电视的小孩。

  林璎觉得自己虽然生长在一个几乎遗忘了中国传统的环境里,但她却越来越强烈的感觉到自己作品中混合着的东西方文化中含蓄内敛的遗迹。她视自己的作品为两种文化共同的声音,它们深深地依存于她的华裔本质。

  林璎:父母从不直接告诉我们应该做什么而总是让我们自己选择。为了使自己没有强加的嫌疑而是通过呈现事实使我得出自己的结论,他们说的东西我虽然有时侯不理解,但却传达着一种静默的教导的微妙空间,并且确认亚洲文化带给我的影响。这种影响力造就了一些具有实验主义色彩和教育意义的作品;它们是通往一种自我意识的途径,这种途径被母亲描述为道教中的“道”。而“道”正是一种反闻闻自性和自我觉醒的过程。这些就是我在成长过程中得到的反思。

  这种东方的审美意识同样也通过我的许多设计在形式被表达出来。然而,对我影响最大的,我想,莫过于家庭所带给我的一个安定和清怡的环境。似乎总有一种无法言喻的力量推动着你去做一些事……从来都没有这种概念,觉得人应该为了金钱才去努力奋斗。我们虽然从小就被鼓励要取得好的成绩,但并非出于任何利益的目的。相反,这种想法会被认为是很错误的。你之所以做某件事是因为它对你来说很重要,既使它无法使你变得富有。因此我们从小就受到这样一种注重创造力的思想的感染。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作为子女,你会在不经意间继承着父母的言传身教,假如你非常尊敬和爱戴你的父母,你会把他们当作一种榜样。

  我的童年是在一片林子的环抱中渡过的。那是我真正怀念的一种隐谧与美景。我们家的后院是一大片山林,或者说是由几片林子组成的一大片山林。那些地面在每个山脊之间起起伏伏,是孩子们的天堂,其中有一个山脊,我们叫它“巫师的后山”。

  从学生时代起,我对东方建筑的兴致就远胜于对欧洲建筑,比如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法国的对称式花园或那些经典的建筑语言的好奇。我曾经非常惊讶于自己与中国建筑之间的微妙联系。直到在一次与家人回中国福建的经历中看到了父亲度过童年的老房子,我发现简单的庭院,精雕细琢的木头,可随意撷取的湖畔小景环绕着整个院子。显然,在这座房子和祖父收藏的中国字画中间成长起来的父亲也深受着他们的影响。父亲的那些作品已经说明了一切。

  从小到大,我总是被父亲制作的各种艺术品和家具摆设包围着,从我吃饭用的瓷质盘碗到桌椅屏风。而且正如他从小受到熏陶的情况一样,我也深受着他的影响。我非常感谢我的父母,我觉得自己非常幸运。我的哥哥现在是一位诗人,而我则介于建筑和艺术之间。

  我父母从事的都是艺术;父亲是陶艺家,母亲是诗人,两人都选择了艺术教育事业。也许这就是为什么我每开始一个新项目时总喜欢从研究和学习入手的原因。无论是对美国的航空工程、飞行历史、民权运动还是慈善事业的研究,每一个作品都成了我探知一个新领域的途径。也许我不会成为专家,但每当我潜心于某个项目时,便会完全沉浸在那个地方的历史或它的文化氛围之中。

  虽然我越来越意识到两种文化在自己作品中的融会,却也时常能感到一种游离于任何一边的情愫。这种孤立与幽远同样在影响着我的创作。有的时候我觉得那些作品,特别是一些比较情绪化的作品是另一个人创造的。那个人总是在远远地注视着我。

  我一直都知道对于父母来说我们生活的地方并不是家,而他们真正的家——中国,却已经成为了过去。他们很少谈及过去,而且总是与现实生活保持着一定的疏离。

  几年前我问妈妈,为什么她从不提及她的过去,她说,这是因为我从来没有问过她。

  我不认为这是她的错,的确我也从未想起过问她。因为那些已经不再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了——离开中国来到美国使他们从此被隔离,不仅仅从物理距离上,也是从文化和情感上——他们曾经是那个政治动荡下的中国的一部分,而那个时代已不可逆转了。

  这使童年的我形成了一种意识,那就是时间是属于现在的,是俄亥俄州,是我眼前的这个四口之家——父亲,母亲还有哥哥。我从没见过我的祖父母、叔伯或是姑姨。我也从不问别人的家庭、父母、他们的过去和历史。

  我想,父亲最早一次跟我提及家族中的历史是在我21岁生日的时候。我们当时在华盛顿,他当时提到他的姐姐林徽因,我的姑姑,一个建筑家。

  我被她的那些故事所深深吸引。她和她的丈夫梁思成一起参与设计了天安门广场并整理了许多中国古代建筑的文献史料。当她来到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就读建筑系时,学校因为她是女生而拒绝接收,于是她只能先在教职组中呆了一年。

  父亲尊敬他的这位姐姐。我想正是出于这种钦慕才使他一直希望有一个女儿。

  因为我的母亲,我的姑姑——当然还有一直起到很好的衔接作用的父亲,我从没觉得自己和哥哥之间有什么性别上的差异。

  回首我的童年,那是一段非常与世隔绝的时光。多数时间我都喜欢呆在家里专注于学习,干自己的事情,或者索性一动不动地坐在院子里训练我的小兔子、小松鼠、花栗鼠和浣熊。小动物们在房子里玩耍的时候,我则专心于制作各种流苏花边、蜡模铸银等等。每天放学以后去父亲的陶艺工作室或他所在大学的艺术学院成了我生活中最熟悉的部分。这也使我在某种程度上与俄亥俄直至整个世界所发生着的一切形成了隔离。越南战争,民权运动对我来说似乎是发生在另一个星球上的事。

  也许是出于厌倦,也许我更愿意把这当作是一种自我回归的方式。如今我觉得一方面是因为我不容易和伙伴们一起相处,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我从来没想过。

  对自己的华裔血统我一直抱着天真的态度。

  在我赢得越战纪念碑的设计竞赛之前,我从来都认为人的种族不是个问题。记得在第一次新闻发布会上,一位记者问:“你不觉得这很可笑吗?越战发生在亚洲而你正好是个亚裔?”我当时觉得这完全是个种族主义的问题而且和我的设计毫不相关。在后六个月中,那些越战退伍军人竭力控制着局面,直到华盛顿邮报上出现了一篇题为“一座献给亚洲战争的亚洲纪念碑”的文章时,我才开始意识到我们要有麻烦了。无论那位记者对纪念碑的“禅”或“道”的背景说得多么言之有理,它也始终不是一件亚洲化的作品。据我看来,那位记者更感兴趣的是佛教而不是我的设计。终于,我还是忍不住想从一起工作的那些退伍军人那里知道他们真实的想法,然而他们显得有些不知所措……那个时候,我终于知道事情的真相是人们不能接受一个“亚洲人”设计了这座纪念碑的事实。

  我觉得自己第一次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冷落。

  有时一个陌生人,比如一个出租车司机会问我是从哪里来的。而我常常会本能地在心里想:“看,又来了。”或者说:“从俄亥俄州来。”然后那个人会说: “不不不,我是问你究竟从哪里来?”……我的确不喜欢总被看作是“外来的”——不是属于这里的,不是美国的,那又能是哪里的呢?于是很自然的,我会为了这个问题和对方争执起来,坚持自己是来自俄亥俄州的。就这点来说,这些争执只会使我越来越坦然地面对自己的血统。现在,出于避免冲突的经验,我会说:“我从俄亥俄州来,不过我母亲来自上海,我父亲来自北京”。

  这样,提问者就感到比较满足了。

  可是这个无心的问题却透露了一种真实的态度。它使我真切地认识到对一些人来说,我的确不应该“来自这里”,不应该是“美国人”。

  也许正是这样一种被视为他族的经历不断的影响着我世界观的形成,成为一种远远的观察,一个旁观者。

  直到父亲去世以后我才开始意识到他对我事业的影响之巨大。他对美的敏感充满了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从我们使用的家具到喝水吃饭用的陶罐;从我们修建房子的地点——离群索居的树林深处,虽然身在城市,却又与之隔离,总是离不开自然的环抱——直至他使用的那些和土地一样颜色的粗陶彩釉。

  然而最普通的事实往往最容易被忽视。当我凝视着逝去的父亲时,我发现一件事,是他那双手。他有一双精巧而美丽的手,而他给了我一双同样的手。这双手带给他用黏土工作的技巧,他可以用它们拉出一个个像他的手臂一样修长的陶罐。或许我永远也无法知道为什么他作为一个制陶人会带给我事业如此深刻的影响,因为我从未成功地做出过一个象样的陶罐;不管我如何努力,都无法控制好那个粘土做的球。

  每天放学,弟弟和我都会去父亲的工作室。不知有多少个小时我们就这样静静地看着父亲揉捏着那些黏土,捶砸它,拉拽它,然后用钢丝切割它们;黏土在他手里好像液体和塑料一样顺从。他总是随意地拉出一个形状,然后轻轻一碰就恰到好处地结束或开始了一个造形。

  没有想到我在耶鲁大学的教授会觉得用橡皮泥做一个建筑并把它漆成闪亮的黑色是一种古怪的行为。又或者越战纪念碑的最初形态正是来自饭桌上的土豆泥…… 谁知道呢。我的许多作品都是从橡皮泥开始的,而橡皮泥正是一种用油来保持柔软的黏土。它就像土壤一样;一股塑造土地的激情似乎永远挥之不去,它就在我的心里,是我全部作品的生命。

  林璎与越战纪念碑

  关于越南战争,美国人一直争议不断,一部分人认为美国是在帮助越南人,另一部分人认为美国无权干预其他国家的事务。所以战后许多年都在为此争论不休。这样,参与越战或战死在战场上的人的亲属,便感到受到了冷落。有人提出修一座纪念碑,以抹平人们心中的伤痕。1982年,美国国会同意越战老兵的要求,决定建一座越战阵亡者纪念碑,在全国范围内征集设计方案。

  21岁的华裔女大学生林璎设计的方案在1441件应征作品中被选中。她当时还是耶鲁大学建筑系四年级学生。她设计的方案是:黑色的,像两面镜子一样的花岗岩墙体,像打开的书向两面延伸。两墙相交处从下面到地平面,约有3米高,底线逐渐向两端升起,直到与地面相交。墙面上刻满阵亡者的名字。林璎说:“当你沿着斜坡而下,望着两面黑得发光的墙体,犹如在阅读一本叙述越南战争历史的书。”

  林璎的设计引起了广泛争议。那么多身价不菲的建筑大师的作品都被淘汰了,一个尚未大学毕业的女孩子的作品,怎么会好?有人说:它像澳洲土著民用的回飞镖,而回飞镖意味着灾难必将重演。有人说:这是地面上的一个黑洞,是麻烦的象征。有人说:纪念碑应该拔地而起,雄伟壮观,而不应陷入地下。

  接下来,批评逐步升级到人身攻击。什么“丢脸的破墙”、“令人羞辱的阴沟”、“黑色伤疤”等等。有人嘲讽林璎,你可真幸运,只在纸上画一道黑线,就拿了冠军。最后,人身攻击又升格为政治攻击。说什么:“怎么能让一个亚洲人设计在亚洲发生的战争的纪念碑,那对我们美国人岂不是太讽刺了吗?”一个美国大富翁看到纪念碑是一位亚洲人设计的,大怒。他自己掏钱给那些气愤的越战老兵买机票,鼓励他们去华盛顿抗议。他还纠集了一批人提出由政府拨款,请一位白人雕塑家,再设计一个包括三个美国军人和一面美国国旗的雕塑,建在林璎纪念碑的正前方。闹到最后,连美国内政部长沃特也出来干预,他说:如果不能和反对者达成妥协,就取消建纪念碑的计划。

  林璎坚持自己的主张。她尖锐地指出:那些附加的东西对于原作无异于一种造成缺陷的入侵行为。她不同意野蛮地将两种风格的纪念碑放在一起的做法。她说: “这项设计的主体肯定是‘人’,而不是政治。只有当你接受了这种痛苦,接受了这种死亡的现实之后,才能走出它们的阴影,从而超越它们。我的确希望人们为之哭泣,并从此主宰着自己回归光明。”

  形势越来越严峻。幸运的是美国建筑界与艺术界是厚道的,主张学术公正。他们为了平息争论,决定再度审阅一次全部1441件大赛作品。全体评委再次表决,大家仍然一致认为林璎的作品确实是最好的。可是,他们为了调和强烈的反对声音,也是为了让这样一个天才的、杰出的作品能够问世,最后同意了在纪念碑附近再建一个“三个战士铜塑”以及一面美国国旗。1982年10月,纪念碑建成,碑面上镌刻着58132名美军越战阵亡者的名字。

  竣工的日子举行了隆重的揭幕仪式,人们在纪念碑上寻找着自己在越战中死去的朋友或亲人的名字,献上鲜花和礼品,寄托哀思。但是,在典礼上居然没有任何人提到林璎的名字!在典礼的节目单上,也只印着另一个人设计的“三个战士铜塑”。

  争论的热潮尚未完全平静,林璎已离开了热潮的中心——华盛顿,开始了继续求学之路。这种宠辱不惊、踏实努力的品格让人一下子就想到她的家庭。她的父亲是陶瓷专家,美国俄亥俄州美术学院院长,母亲是俄亥俄州英语文学教授。姑父是中国建筑大师梁思成,姑母就是林徽因。家庭的影响,亲属的熏陶,个人所受的教育,成就了林璎。几年后,她获得了耶鲁大学硕士学位,接下来又获得了耶鲁大学博士学位。正直的美国人没有忘记林璎的贡献,在纪念碑落成后的几年,大量的荣誉和奖励接踵而至,1984年她获得了美国建筑方面的权威奖项——美国建筑学院设计奖,随后又获得了总统设计奖。她被美国杂志评为“20世纪最重要的 100位美国人”之一。

  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林璎的纪念碑已经成为最具观赏性的场所之一。当人们在纪念碑上找到自己朋友或亲人的名字时,他们在怀念和忧伤中思考和反省生命的代价和死亡的原因。一个真正的艺术家的作品就应该具有这样的力量。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只有坚守自己的心灵,他的作品才能感动世人,超越时代。

延伸阅读:林璎 建筑师 建筑人物
收藏分享:论坛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特色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拟题
    提升学习效果
  • 精品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拟题+1套预测试题
  • 实验班
    3套全真模拟题+2套预测试题+考前冲关宝典
  • 定制班
    3套模拟题+3套预测题+考前冲关宝典+考前重点
  • 移动班
    以知识点为单元授课练习,
    强化重点、难点、考点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