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保教育|选课中心|网校名师|建筑题库|课程试听|直播课堂|免费资料|建筑书店|实务讲堂|网校介绍|帮助|客服|首页
建设工程教育网——网上辅导

日本发射全球情报处理系统卫星(组图)

2007-2-25 8:44  【 】【打印】【我要纠错

  2月24日,一枚H-2A型火箭从日本种子岛发射升空。日本全球情报处理系统的最后一颗卫星当天搭载这枚火箭升空,随后成功进入预定轨道。新华社/法新

  2月24日,一枚H-2A型火箭从日本种子岛发射升空。日本全球情报处理系统的最后一颗卫星当天搭载这枚火箭升空,随后成功进入预定轨道。新华社/法新

  东京时间24日13时41分,日本全球情报处理系统的最后一颗卫星搭载H2A火箭升空,随后成功进入预定轨道。

  可分辨地面约1米物体

  从日本南部种子岛宇宙中心升空的这颗卫星是一颗雷达卫星,可以自动发射电波,然后根据地面反射回来的信号合成黑白图像,分辨率南北方向为1米,东西方向为3米,在天气不好的情况下也能照常观测。这颗雷达卫星将在距离地面400公里至600公里的轨道上运行。

  由于该卫星属于侦察卫星,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在其主页上详细介绍卫星的大小、重量、外观和搭载的设备等信息。

  日本有关机构称,在这颗卫星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并正常工作后,日本全球情报处理系统的4颗卫星将全部就位。该系统由2颗光学卫星和2颗雷达卫星组成,每天至少可以对地球所有地点完成一次侦察。

  2003年3月,日本全球情报处理系统的首颗光学卫星和首颗雷达卫星顺利升空并投入使用。但同年11月,H2A火箭6号固体燃料推进器出现故障,导致剩余2颗卫星发射失败。之后,日本放缓了发射进度,全球情报处理系统的第3颗卫星于2006年9月升空。

  新代卫星可辨60厘米物体

  除发射全球情报处理系统的第4颗卫星外,H2A火箭24日还将一颗光学实验卫星送入太空,后者主要是为了验证日本正在开发的下一代光学卫星的性能。目前正在轨道上运行的日本光学卫星能分辨出地面上大小约1米的物体,而其“接班人”将能看清地面上60厘米大小的物体。

  此次发射原定于15日进行,但由于天气原因被一再推迟。

  据悉,在经过三个月的试运行后,从今年夏天开始,由4颗卫星组成的日本全球监控系统将正式开始运作。

  (综合新华社等媒体报道)

  ■质疑

  日间谍卫星网仍存三大软肋?

  日本《每日新闻》24日发表文章称,花费了大约5000亿日元巨额资金后,日本全球情报处理系统终于构筑完毕。但这一系统也可能存在三大软肋。

  软肋一:部分卫星即将寿终

  文章指出,日本的情报卫星计划1998年制定,原本计划在2003年4颗卫星全部升空,但由于发射失败,在2003年发射两颗后,另两颗推迟至2006年和2007年。而前两颗卫星的设计寿命只有5年。尽管内阁卫星情报中心辩称,前两颗卫星目前“运转正常,寿命应能延长”,但却拿不出确切证据。

  软肋二:拍摄能力真假难辨

  日本的侦察卫星声称能辨别地面大约1米的物体,但这一能力还比不上美国的商业卫星的拍摄能力。不仅如此,是否真正具备“1米物体辨别能力”,也值得怀疑。文章说,尽管侦察卫星计划从1998年就开始实施,但是到目前为止,有关方面从未公开过卫星拍摄的任何影像资料,即使是涉及并不敏感的防灾领域也是如此,由此一来就有人怀疑,卫星拍摄的影像实际上并未达到政府声称的“辨别一米物体”标准,以至于难以公开。

  软肋三:日恐卷入美太空战

  全球情报处理系统最终构筑,配合了自民党推动日本得以“军事利用太空”的进程。自民党方面称,只要不具备“侵略能力”,日本就可以军事利用太空。但文章援引日本立命馆大学教授藤冈淳的分析说,包括情报搜集在内的太空军事利用,可能使日本卷入美国推动的太空军事化进程,“并非只是‘只要不具备进攻能力’就能独善其身”。

新京报·百千

延伸阅读: 日本 发射 全球 
收藏分享:
| 更多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