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在线客服

帮助

24小时客服:010-82326699 400-810-5999

建设工程教育网 报错页面_建设工程教育网

您访问的页面已经离家出走了

您可以:返回 上一页或者返回首页
9秒后跳转到建设工程教育网首页
 > 正文

建筑的模仿与抄袭

2007-11-20 13:42    【  【打印】【我要纠错】

  近年来,中国建筑和建筑师一直背负着“抄袭国外建筑”的恶名,这在建筑界是众所周知的,尽管事实并没有那么糟糕。要说中国建筑全盘照抄国外建筑,这显然是没有说服力的。所以一段时间以来,虽然建筑批评界把矛头指向建筑和建筑师,但终因批评底气不足,常常是环顾左右而言他,不得要领。但是话又要说回来,空穴来风,未必无音。毕竟,抄袭现象的存在又是当前建筑设计中无法回避的现实。建筑师们也因被揪住了“小辫子”而忍气吞声,不敢反抗——这既是中国建筑设计界、亦是中国建筑批评界的真实状态。

  它与抄袭有何不一样?马克思主义认为,模仿是社会群体中的个体行为,它受到群体意识的制约。只要个体之间有交流,模仿行为就有可能发生。模仿是个体适应群体并向着群体中最优秀、最强大、最完美的个体发展的最初手段,是个体成长过程中由低级向高级、幼稚向成熟进化的必经阶段。所以模仿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是必然的。但模仿有别于抄袭,模仿是基于对模仿对象的分析和理解,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再创造的过程。抄袭是不加扬弃、全盘接收,无论好坏、全部拿来的恶习,它严重违背了艺术创作的精神:真诚,独立、自由。事实上,中国建筑设计过程中更多的是对国外建筑的模仿。现代建筑的发展已近百年,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国建筑目前的水平,无论是规模、数量、质量、技术还是创作思想,与西方国家还有很大的距离,尤其是文化理念上的落差更是显而易见。尽管我们一直在呼喊要抵制西方文化的民族渗透和侵入,但到现在它已经成为我们无法回避的文化环境。

  不仅如此,加入WTO以后,西方文化将更加深刻地影响和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因此,要缩短距离、适应发展,就要面对现实。对建筑师而言,模仿是第一选择,也是必然的选择。当然,技术上的模仿是简单而容易的,立竿见影的;但理念上的模仿就不可能一蹴而就了,那将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这当中还有许多抉择和扬弃的焦灼与痛苦。这将是对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国家,一个有着辉煌建筑历史的民族的考验,尤其是自尊心的考验。当然,模仿也需要建筑师有相当的专业眼光和经验水平。对模仿对象的理解和感悟会激发出建筑师或者隐藏或者潜在的创作灵感和更加强烈的创作冲动,建筑师的独到的创作也会因此应运而生。这种时候诞生的作品往往是比较优秀的作品,甚至是传世之作。这时候的模仿也恰如中药中的药引,因为它的作用而使中药的药效发挥到极致。倘若建筑师不自重,抄袭别人的成果,即使抄袭的对象是一个经典的建筑,那么这个复制品最终不是给建筑师带来荣誉,而是尴尬,甚至耻辱。(这也是有先例的,在上海就有这么一座据说和俄国的一个世界著名的建筑完全一样的建筑,不同的是只是比俄国的建筑缩小了几倍而已。这个建筑今天站在哪儿,你说建筑师尴尬不尴尬?)

延伸阅读:建筑 模仿 抄袭
收藏分享:论坛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特色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拟题
    提升学习效果
  • 精品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拟题+1套预测试题
  • 实验班
    3套全真模拟题+2套预测试题+考前冲关宝典
  • 定制班
    3套模拟题+3套预测题+考前冲关宝典+考前重点
  • 移动班
    以知识点为单元授课练习,
    强化重点、难点、考点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