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保教育|选课中心|网校名师|建筑题库|课程试听|直播课堂|免费资料|建筑书店|实务讲堂|网校介绍|帮助|客服|首页
建设工程教育网——网上辅导

考古专家推测六安王陵被盗前可能有银缕玉衣

2007-1-24 11:48  【 】【打印】【我要纠错

  “刘庆听旨!朕任命你为六安王,即日启程!”“接旨!”

  公元前120年前后的某日,西汉王朝庄严的朝堂之上,峨冠博带的诸侯王刘庆跪伏在地上,聆听宦官发布汉武帝的旨意。从此以后,他将离开生活了几十年的长安,到千里之外的皖西地区“六安国”度过余生。这是公元前121年汉武帝取“六地平安,永不反叛”之意,为他设置的藩国。

  光阴似箭,公元前83年的某日,在低沉宏大的丧乐中,浩大的礼乐队伍簇拥着一具王者的棺椁走向墓穴。一向小心谨慎的刘庆在六安国当了30来年的藩王后彻底“放松”,安息在庞大的“黄肠题凑”墓葬里。与他一同下葬的还有大量的随葬品,陪伴他的还有几年前去世的王后。

  岁月流逝,此后的一百多年里,刘庆的后代诸侯王和王后也陆续葬进这个家族王陵区,直到王莽当政,最后一代六安王被废。再以后就是王莽部下在此反叛称王混战,东汉黄巾军起义……漫长的岁月中墓葬的地面建筑被连绵的战火摧毁,只留下两个光光的土墩并立在黄土之上……

  唐王朝的某日,一群经验丰富的盗墓贼经过仔细勘测后,趁着月色来到了两个野草没膝的土墩前。他们拿出铁锹、铁铲等工具开始挖掘,很快打通了一个十几米深的盗洞,直通题凑的顶部。嘭!嘭!嘭!随着一阵阵沉闷的斧凿声,“黄肠题凑”东边的墓门被凿通,惊喜的盗墓贼又继续合力凿破了双层主棺,探身进了内棺。虽然微弱的光源在棺内很昏暗,他们还是被精美的玉衣和琳琅满目的玉器、漆器、玛瑙和金银冥器惊呆了,开始疯狂的掠夺:拖出尸身剥下玉衣,将金银玛瑙放入木桶让地面的伙伴吊上去……最后丢下斧头与喝水的瓷碗爬上地面迅速离开……

  公元2006年3月,安徽省考古所的工作人员在六安双墩三十铺进行修建高速铁路前的文物勘测。两个数十米高的独特土墩引起了考古人员的注意。

  一个埋藏了两千多年的墓葬从此逐渐展示在世人的面前。

  (编者注:本文据史实而写,添加合理想象和推测)

  陪葬品

  文物:虽被盗仍丰富

  目前古墓中发现的文物主要有:铠甲碎片、五铢钱、玉器、金银箔、竹编制品、封泥和植物种子。20多件错金银的铜壶和漆器、木车碎片、玉器、马车、木俑。弓箭、弩机、戟、剑、戈、盾等兵器。玛瑙珠、青铜古镜和柿蒂泡钉。

  酒:肯定少于八壶

  六安王墓葬里的一个铜壶里,考古人员发现了类似酒的液体。皖西学院历史系姚治中教授认为,该墓葬出土酒是完全有可能的。西汉时期有以酒陪葬的风俗,一般皇帝的陪葬美酒有8壶。诸侯王的陪葬酒数量目前尚未发现记载,但是肯定低于帝王数量,所以刘庆墓中原装的陪葬酒肯定少于8壶。

  鼎:可能原本就没有

  我国周朝时期制定了“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的葬俗和制度。刘庆作为诸侯王,应该有七个鼎陪葬,为什么这次一个鼎也没有出土?姚教授认为,刘庆墓中应该原本就没有鼎。因为以鼎陪葬的制度盛于商周春秋战国时期,秦以后就衰落了,到了汉朝时期基本上就没有了。

  释疑

  疑问1:按照当时的条件推测,六安王墓葬的修建大概需要多少人力和时间?墓葬在刘庆生前还是死后修建的?

  答:按这座墓葬的规格,修建完成至少要两三年的时间。由于古代有生前修建陵墓的习惯,所以这座墓葬有可能是生前修建的,否则刘庆死后两三年才修好,尸体也不好保存。

  疑问2:“黄肠题凑”的那么多木材是从哪里取材的?

  答:按照汉代的葬制,“黄肠题凑”应该采用柏木,但六安王墓葬却不是这样,采用的是栎木和楂木。考古人员推测,这么多的木材应该都产自大别山区。因为刘庆毕竟只是个诸侯王,不可能像皇帝一样为了修建陵墓在全国范围内征集材料,只能就近取材。而栎木和楂木这两种木材大别山区都盛产。

  疑问3:出土的“黄肠题凑”的木材总体保存情况都不错。为什么历经两千年的木材还没腐烂?为什么彩绘历时千年仍然鲜艳?

  答:首先,建造“黄肠题凑”所用的栎木和楂木属于耐腐性较高的针叶树,本身就是具有防腐性质的木材。尤其是栎木,不但防腐而且密度高,具有轻微的毒性,可以防虫。其次是由于这些木材表面都涂上了厚厚的一层树漆,这种漆是天然的防腐材料,可以很好地保护木材质地。不过最重要的是因为墓葬本身的密封性较好,氧化过程十分缓慢。彩绘用的是朱砂等天然矿物质颜料,这种颜料可以保存得十分长久。

  疑问4:墓葬里发现的人骨是刘庆吗?能否用现代科技方法进行检测?

  答:有两种可能,一是人骨为刘庆尸骨,在盗墓过程中被盗墓贼破坏了。二是人骨为盗墓贼尸体,因为墓葬经过多次盗掘,后来的盗墓贼破坏了前任盗墓贼留下的尸体。身份的确定要看主棺发掘情况和用特殊仪器检测。目前我们的科技手段很容易检测出尸骨主人的性别和大致年龄段。

  疑问5:古墓里最早是否有玉衣?是银缕还是金缕?

  答:古墓发掘至今仅仅在盗洞里发现一块很薄的玉片,由于尸身已经被破坏,很多人猜测以前主棺里的诸侯尸体上会有金缕玉衣。古墓有玉衣的可能性很大,但不会是金缕,只能是银线穿的。因为西汉的葬制只有皇室可以用金缕玉衣,王侯只能用银缕玉衣。

  评价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

  古代曾有地方官将当地发现的商周青铜器逐级上报呈献皇帝,皇帝为此龙颜大悦,改年号为“宝鼎元年”,普天同庆以示纪念。双墩一号汉墓的发掘如果放在古代,也是一件值得更改年号的大事。

  省政协常委、省民建副主委王世清:

  六安王陵的葬制和陪葬品对研究西汉王族生活和社会活动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对研究吴楚文化融合发展与古代的墓园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将古墓保存下来并进行开发利用,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和不可估量的经济价值。

  安徽省文化厅副厅长李修松:

  双墩一号汉墓作为汉代的“黄肠题凑”墓在安徽是第一次发现,在全国保存如此完好的“黄肠题凑”墓也极其少见。这是目前全国发现的十余座同类古墓葬中保存最完整的墓葬之一,在全国具有典型性。

  省文物局局长陈建国:

  六安王古墓是安徽境内首次发现的诸侯王陵。各种文物的出土及其家族墓葬群的发现,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将填补考古史的空白。

  北大考古文博学院院长高崇文:

  六安王大墓的现世,将为研究西汉帝王陵及墓葬制度提供重要参考。

  皖西学院历史系教授姚治中:

  六安王古墓葬不但是反映西汉宗法制度、权利结构和政权特点的一面明镜,也是填补历史链条缺口的一颗璀璨明珠。

  发掘日历

  2006年

  1月 为配合合武高速铁路的建设,省文物局委派省考古研究所对铁路沿线进行考古调查。

  3~4月 省考古所对墓葬及周围进行了考古钻探,完成其中6处文物点的考古发掘任务。

  4~10月 省考古所开始对双墩一号大墓11米高的封土进行挖掘。

  10月底 考古人员发现一号大墓的木椁室和外藏室,揭开多达4层的木椁盖,发现金黄色和暗褐色的稻谷、芝麻等谷类。

  12月12日 墓坑外围竹栅栏全部架设完毕,六安警方在现场设立治安保卫办公室。

  12月27日 国内数位权威专家齐聚六安,举行双墩汉墓发掘和保护专家座谈会。

  2007年

  1月7日 双墩一号大墓举行揭墓仪式,现场召开新闻发布会。同日,考古专家证实,双墩一号汉墓的主人确为西汉六安王刘庆。

  1月8日 外藏室开启,发现马车轮、木俑、青铜壶等器物。

  1月9日 考古人员给暴露在外的外藏室文物覆盖海绵片,保温、保湿、防强光。

  1月10日 进入对外藏室文物提取阶段,提取了10余件保存完好的木俑、木马车轮、麻绳等文物。

  1月11日 外藏室清理工作中出现两个“意外”:一是发生两次塌方;二是出土彩绘木俑。

  1月17日 外藏室文物提取工作接近尾声,出土一个武士俑和一批铜壶。

  1月19日 主棺开启,在主棺内椁与石椁间的缝隙里发现一组戈、戟、弓等兵器。

  1月22日 内棺盖板揭开,意外发现五铢钱、玛瑙珠、青铜镜等物,还发现100多枚镏金铜泡钉。

  六安考古成就

  六安考古工作起始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是我国现代考古开始较早的地区之一。建国以来发现从新石器时代到明清各个历史时期的古文化遗址347处,墓葬1000余座,出土文物10000余件,取得了一系列引人瞩目的重要成就。

  1.楚王墓———位于寿县朱家集李三孤堆,是迄今全国发现唯一的一座具有王者身份的楚幽王熊悍之墓。墓于1933年到1938年三次被盗,出土器物4000余件,其中以青铜器居多,不少铸有铭文,是判断战国晚期楚式标准器的重要标尺。为研究这一时期楚国的物质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出土于这批楚器中的楚大鼎,是现存周代以来最大最重的鼎。楚大鼎现为安徽省博物馆重要藏品之一。

  2.斗鸡台遗址———位于寿县双桥镇斗鸡台,1933年发现,是我省江淮地区夏文化遗存的代表。其遗址年代与六安始祖皋陶部落活动时期大致相符,它对于研究皖西地区史前史和古代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3.蔡侯墓———位于寿县西门内,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东周考古重大发现之一,出土器物584件,其中青铜器486件,是春秋晚期铜器断代的标尺。其中19件精品先后到德、英、美、奥地利、瑞典、加拿大等国展出。

  4.鄂君启金节———战国楚怀王六年(公元前323年)发给鄂君启的水陆通行符节。1957年和1960年出土于寿县东津乡,共两套5件,均为青铜铸成,仿竹制作,上有错金铭文。鄂君启金节的发现,引起了以郭沫若等一批著名考古学家高度关注。

  5.安丰塘及坝堰遗存———安丰塘,古称芍陂,位于寿县城南30公里处,为春秋时楚孙叔敖所建,距今2500余年,是我国著名的古代四大水利工程之一,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楚金币———楚金币又称“郢爰”,为楚国流通的黄金货币。建国以来,六安地区共发现楚金币203块,其中以寿县发现最多,全国罕见。

  7.九里墩春秋墓———墓葬位于舒城县孔集乡九里墩,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继蔡侯墓之后的又一重要发现。出土器物183件,其中青铜器170余件,以有错金铭文“蔡侯逆用之戟”的兵器和铸有154字铭文的青铜鼓座最为珍贵。

  8.西古城遗址———位于六安市城北乡,与东古城遗址相距不过300米。据史料记载,春秋时为古六国都城,楚汉相争时为九江王英布首邑。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楚都寿春城遗址———寿县是战国晚期楚国最后一个都城寿春所在地,建都共19年,是近年来全国考古重要发现之一。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0.六安城西2号楚墓———1991年在六安市城西乡发现,是六安境内迄今已发掘的战国早期墓葬中规模最大、规格较高的一座,出土器物200余件。本报记者 窦祖军 整理

  国家文物局局长莅临六安

  本报讯 有关方面昨日向记者透露,今天,国家文物局单霁翔局长一行将莅临六安市,按计划将前往双墩一号汉墓发掘现场调研。

  据介绍,单霁翔局长一行抵达六安后,将前往距市区约10公里外的双墩一号汉墓现场,听取发掘进展和成果情况汇报。省及六安市有关方面还将向单霁翔局长一行汇报双墩一号汉墓发掘工作面临的问题,并就下一步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争取国家文物局对双墩汉墓发掘及保护工作给予更多支持。

  此后,单霁翔局长一行还将前往古城寿县和位于裕安区独山镇的独山革命旧址群调研。

新安晚报

延伸阅读: 六安王 
收藏分享:
| 更多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