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在线客服

帮助

24小时客服:010-82326699 400-810-5999

建设工程教育网 > 建筑文苑 > 工程管理 > 正文

从市场竞争环境分析建设监理的未来发展趋势

2005-12-29 00:00    【  【打印】【我要纠错】

  自1988年国家推行以来,建设工程监理制度在这短短的十几年间经历了试点起步、稳步发展、全面推行等几个重要阶段,已经确立了其工程建设领域"四项基本制度"之一的地位。推行建设工程监理制度,对完善我国的建设工程管理体制、提高建设工程管理水平、提高工程质量起到了相当积极而重要的作用。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格局已逐步形成,知识经济、网络经济不断发展。我国已经正式加入WTO,日益深入的融进到世界经济大循环中,我国的社会经济形态和社会经济结构转型速度越来越快,建设监理市场的竞争环境也相应发生了变化。这一竞争环境对建设监理行业的未来发展也必将产生深刻的影响。

  现阶段建设监理市场的竞争环境分析

  建设监理市场的竞争性和开放性是客观事实,而且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政策将日渐向更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方向引导,建设监理的市场经济本质将充分得到体现并得到充分发挥,其开放性将日益明显、竞争将日益激烈。

  1、建设监理赖以生存的社会、经济土壤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我国的市场经济正在快速发展,国民经济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非公有经济比重逐年增加,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投资、消费、对外贸易等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日益明显,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外商投资、港澳台投资、私营和个体投资、其他经济投资从无到有、逐年快速增长,其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也逐年增长,打破了原来国有经济投资一统江山的局面,日渐成为固定资产投资的主力军。与此同时,外资不断涌入中国市场,带来新的投资模式,给监理行业带来了更多市场机遇。但是,在日益融入世界经济的大循环中,世界经济发展的复杂性和周期性也波及我国经济领域、及至工程建设领域,全球经济一体化对我国固定资产投资来了更大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2、建设工程管理体制的宏观政策变化。我国的建设监理是"政府种下的苗",甚至至今仍然在政府政策的"襁褓"中成长,那么可想而知其对国家政策有着多大的依赖性,一旦政策上风云变换,对建设监理的影响将是巨大的。而我国现还处于市场经济的发育过程中,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管理方式、思维定势仍然发挥着余威,新旧管理方式、思维方式会出现碰撞、摩擦,相关政策的制定也是在不断的探索中前行,因此带了一些政策导向上的不确定性,对我国工程建设监理事业的发展不可避免带来一定的影响。

  3、项目管理方式日益多样化,对建设监理提出了新要求。我国在推行建设监理制度的相当一段时期内内,绝大部分工程采用了传统模式的建设管理模式——“设计-招标-建造”模式。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投资主体的多元化、融资方式多样化,建设工程规模、投入资金量、技术复杂程度、管理难度等日益增大,随着市场细分、项目业主自身对工程建设管理工程需求的不同,新的工程建设管理模式层出不穷。

  4、整个建设监理行业内的竞争将更趋激烈,对企业的要求将更高。由于我国的建设监理是靠政府政策扶植出来的,现在还有"强制监理"这把"尚方宝剑"庇护着。如果政府取消强制监理制度的话,监理企业不仅要面对市场的萎缩、更要面对日益众多的来自于不同行业的竞争者,而这些竞争者的行为将更不容易预测。随着建筑业竞争的进一步加剧,建筑企业并不能平等均衡获利,施工企业过度竞争、收益水平滑坡以及带来的施工水平的下降也在所难免,加之现行的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在质量、安全方面赋予了监理很大的责任,客观上加重了现阶段监理工作的难度。加入WTO过渡期结束后,在有更多外资投入中国市场的同时,也将会有更多的外国工程咨询公司(顾问公司)进入我国的建设市场。因此,在未来相当一段时期内,建设监理企业的竞争会相当的激烈。

  5、环境、健康、安全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由于工程项目自身的特点,在建设过程中,必然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在环境保护呼声如此高的今天,这样的污染和危害是不能允许的,为了减少和阻止污染,除了制定环境管理法规和标准外,还要求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采取必要的技术、管理、合理规划和新型建筑材料。由于工程建设自身的特点,一直是安全事故的易发区。2004年施行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及其相应一系列规定,在进一步强化了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的同时,明确了监理的安全责任。

  未来建设监理行业的发展方向

  1、建设监理应回归其“为业主提供建设工程专业化监督管理服务”的本来定位。

  抛开“建设监理”还是“项目管理”这种名词之间的无谓争执,让建设监理回归其“为业主提供建设工程专业化监督管理服务”的本来定位。从建设监理市场的竞争和开放性本质的论述,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建设监理的本质是随着工程建设领域技术的发展,随着社会专业分工的不断细化,由客观存在的市场需求引发的一项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惯例。因此,它的本质是根据建设项目业主的需求为工程建设提供相应的专业化监督管理服务,以自己的专业能力求得生存。在我国,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育完善,监理更多的是根据业主的需求提供相应的技术、管理、咨询等服务,服务形式将更多样化。而且,随着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法人责任制的深度贯彻落实,未来业主对项目投资回报的日益重视,业主们更关心的将是投资效益问题,因此未来建设监理的工作重心将逐步转移到如何用有限的资源(工程投资、工期等)去实现最佳的目标(工程质量、合理的建设规模),或者说更关心的是如何实现工程建设投资、工期、质量、建设规模等多目标之间的最佳组合,从而最大程度的发挥建设项目投资的综合效益上来。惟其如此,建设监理才能体现其存在的价值,才能拥有旺盛的生命力。

  当然监理在执业过程中,应当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标准,恪守职业操守,按照"独立、自主、公平"的原则开展监理工作,也正是这样,才能赢得业主和行为相对人的真正尊敬和信任。没有独立人格而想长久的占有并赢得市场青睐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不能因为监理的这种特性而片面强调监理的"第三方"责任,甚至在实际操作中将很多理应由监理的行为相对人承担的责任强加到监理头上,或者是反过来要求监理监督管理业主的行为。

  2、政府对建设监理的管理将进一步从微观转向宏观,重点放到政策引导上。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育完善,随着市场信用体系的建立健全和全社会信用意识真正的深入人心,政府应逐步退出具体而微的事务性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市场经济规律自身的调节作用,譬如:随着工程建设领域各方行为的日益规范和信用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可以逐步淡化监理企业资质管理制度。政府在退出微观经济事务管理的同时,要加强宏观政策的研究,重点放在界定违法违规行为,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并切实做好监管、严格依法行政上,为行业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公平竞争的环境。

  3、强制监理和政府定价制度将逐步淡出历史舞台。

  在建设监理推行之初,基于当时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背景而实行的强制监理和建设监理服务收费政府定价制度,对建设监理在我国的发育起了相当重要而积极的作用,有力的促进了建设监理制度在我国的快速成长。但是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这种政府襁褓式管理的方式也越来越显现出局限性和尴尬性。

  “强制监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现阶段“强制监理”已经成为让监理充当建设工程领域质量、安全问题的责任“垫背者”角色的最佳理由,一些地方、部门在处理建设工程质量、安全问题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监理而不是工程建设的实施主体——施工单位,个别严重的甚至出现重罚监理、偏袒施工的怪现象,偏离了建设监理是受业主委托、代表业主实施工程管理这一基本的出发点。也正因如此,相当一部分业主是因为政府规定必须“强制监理”以及监理能帮其承担相当的责任,而请监理,并非真正从节约项目投资、控制工程质量,实现项目建设目标的最佳完成这个角度来考虑问题,非其如此,为什么现阶段在请监理的同时,相当多的建设单位还要保留工程专业人员成立基建班子?二是少部分素质较差的施工企业,更是“躺在”监理身上,结果监理人员成了施工企业的质量、安全监督员,否则稍有闪失就成了质量、安全事故的责任人,这种责任界限的模糊不清,形成了表面上人人有责任、事实上相互推委扯皮的现象,结果是损害了工程建设的效率。三是由于强制监理,形成了建设监理市场的表面繁荣,因此也滋生了一批素质不高的监理企业,这些监理企业往往通过压价竞争、人情关系等非实力比拼途径获取业务,这样的企业一旦取得业务后,又不派出或者说是根本就派不出实力强大的监理队伍开展监理工作,成为监理行业的“老鼠屎”,拉得一些本来实力尚可的监理企业为了生存不得不“同流合污”,严重败坏了监理行业的声誉,这无异于是自蹈死路。

  “政府定价”方面的尴尬:这个制度和“强制监理”制度相配套的,虽然政府相关部门已经在努力考虑解决政府定价较低的问题,但目前仍然是1992年的价格水平,这个价格水平与目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对监理工作的要求和赋予监理的责任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监理的获利远小于其应该承担的责任,而另一方面却还存在着在现有不高政府定价上的恶性压价!

  因此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育完善,强制监理和政府定价逐步退出历史舞台是必然的,当然会有一个过程,而且应该是一个逐步缩小范围地、有选择地、理性地退出过程。现阶段强制监理和政府定价的范围可以主要集中在政府投资的建设项目上。

  4、社会对监理的素质要求将越来越高。

  如果政府一旦取消强制监理,“监理”这个孩子就必须走出政府的襁褓,自己去经风历雨、适者生存。社会对监理的素质要求也将越来越高。监理企业必须要能提供满足业主需求的服务才能生存,因此,除了提高自身的能力和水平,别无他法。监理企业和从业人员之间是一个双向选择的组合,什么样的企业需要什么要的人才,就能给予什么样的待遇;反之,什么样的人才能进什么样的企业,也就能得到什么样的报酬。因此监理从业人员要想获得更大程度的个人满足,无论是个人的经济收入还是社会地位,除了努力提自身的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也别无捷径。

  5、监理行业结构将出现分化,出现金字塔形的构架。

  由于市场需求的多样化以及企业自身能力的差异,监理行业的整体结构必将出现分化,现阶段存在的强势监理企业和弱势监理在同一平台上竞争的局面将不复存在,而且这种现象事实上也是极其不合理的。

  第一类企业:在行业顶端的,将是有拥有自主的知识产权、专有技术、实力强大的公司。其业务可能集中在某一项或多项专业工程领域,从事着从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到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选择承包商、监督管理施工、直至工程竣工验收甚至包括项目后评估的项目全过程的管理和技术咨询服务。这样的企业不仅具有相当良好的社会信誉和知名度,而且在相关工程领域、甚至在国际工程建设领域中都处于领先地位,具有不可替代的能力,这样的企业为数很少,主要集中在一些技术含量高、工程复杂程度大的专业工程领域,其获利将相当可观。

  第二类企业:处在金字塔中间部分的企业,将是不具备自有的专有技术或知识产权,但是具有良好的社会信誉、实力较强且有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相当丰富的建设项目管理经验、在某一项或多项专业工程技术上有专长。这样的企业将有能力根据市场的需要提供建设项目全过程或某一阶段的技术咨询和管理服务,这样的企业获利水平可能比不上上面第一种类型的企业,不存在暴利,但是总体规模将远大于第一种类型的企业,成为建设监理行业的中坚力量,其从业人员将具有相当的社会地位、且受人尊敬。

  第三类企业:处在金字塔底层的企业,主要在施工现场实施旁站、或仅仅实施施工阶段的质量、投资、安全等某一专项监管的企业。这样的企业可以是受业主的委托,也可以是受第一种类型监理企业的委托,甚至可以是受施工承包单位的委托,受谁委托即为谁服务。该类型企业的服务利润将十分有限。其从业人员的地位和收入也将远不如第一、二类企业人员。

  综上所述:中国建设监理的发展需要政府更为有效的政策支持,需要更为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需要所有从业人员的不懈努力。不管贯它以什么样的名称,这种"为业主的工程建设提供专业化监督管理服务"的工作终将有其旺盛的生命力。

  切实加强监理行业的自身建设,为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政府推行监理制度,并在相当范围的建设项目中强制实施监理,而且现在又努力在提高监理服务的收费标准,这对整个监理行业来讲相当于是政府送了一个市场给你。但是能否真正把握住这个市场,关键在于监理企业自身,在于监理企业能否以自身的实力和信誉真正赢得业主的认可,赢得真正意义上的监理市场。因此作为监理市场从业主体的监理企业,必须紧紧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努力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1、从监理企业内部来讲

  第一,要树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理念,从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到基层的每一个员工,都应该认知企业核心竞争力战略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重视和关心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

  第二,要集中企业的资源从事某些专业类别工程的建设管理服务,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在经营管理、技术、服务等诸多方面与同行的差异。在发展自己与他人上述诸多方面的差异中,就可能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可以提高消费者特殊效用的技术、方式、方法等,而这些有可能构成今后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要素。

  第三,加强技术创新。这是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而这恰恰又是目前监理企业普遍缺乏、或不够重视的问题。现代企业制度体现的是企业资源配置的高效性,而这种高效率能否充分发挥,主要依靠核心技术和技术创新。一个企业要形成和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必须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可以说核心技术是核心竞争力的核心。在打造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必须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核心技术是什么。如不十分清楚或把握不准,可以对现有技术进行分解和整合,也就是对核心产品进行技术分解、归类和整合,弄清哪些是一般技术、哪些是通用技术、哪些是专有技术、哪些是关键技术。然后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对专有技术和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攻关、开发、改造,并进一步提高和巩固,以形成自有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第四,塑造独特的企业文化。有一著名的企业家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文化无处不在,你的一切,竞争对手明天就可以模仿,但他们不能模仿我们的企业文化".可见,企业文化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深层次因素。有了全体员工共同认同的价值观,这个价值观无形中就形成了对员工的激励,使他们为此而奋斗,形成独特的核心竞争力。

  第五,在企业管理方面,要实施现代企业制度,高效的配置企业资源,为企业竞争力的打造、提升提供制度保证。在这里尤其要强调一下关于监理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问题。在造成监理企业竞争力下降的诸多原因中,有二点特别值得我们关注:一是掌握关键技能的人员、亦即通常所说的骨干人员,可能会渐渐游离出去,而一般情况下,由于人才流失而造成的损失,在不到企业大规模扩张的最后关头,往往是不容易引起警惕的,对此就要引入人力资本管理的概念,这是监理企业的管理者应考虑的问题。监理企业应通过机制设计:如奖励、股票期权、退休金计划等制度建设将人才吸引过来并持久留住,建立培训、技术交流等制度,充分发挥人力资本在研究开发、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关键作用;二是如果很多员工和业务经理能够改变独立的组织因素(如招聘措施、薪酬、升迁),企业的竞争力也会下降,如果高层管理者不进行监督,保证这些单独的变化与总的核心竞争力项目方向一致,久而久之,核心竞争力就会被侵蚀殆尽。

  2、从监理企业外部来讲

  第一,可通过知识联盟获得企业竞争力。知识联盟有助于一个公司学习另一个公司的专业能力,有助于两个公司的专业能力优势互补,创造新的交叉知识。知识联盟具有以下特征:联盟的各方合作关系非常紧密;知识联盟的参与者广泛;具有巨大的战略潜能等等。因此,知识联盟是企业从外部获得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之一。这里所称的知识联盟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可以是监理企业与企业间的,更多的是监理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其他可能建立起知识联盟的机构、组织、甚至是个人之间的。

  第二,可通过企业兼并获得竞争力。企业兼并是企业迅速扩大规模,快速进入其他竞争领域的一种有效途径。通过兼并,企业可以重新整合自己的内部资源,构造新的企业经营格局,调整产业结构与产品结构,构建新的企业经营机制,从而达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市场竞争力的目的。因此,兼并也是监理企业打造、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一条捷径。尤其是在建设工程管理方式、业主需求等日益多样化、灵活化的今天,监理企业通过兼并其他与工程建设相关的企业,如设计、施工、招标代理、造价咨询等企业,从而达到快速实现企业内部资源优化配置、并实现经济效益的提升。

  第三,努力培育更多的、更忠诚的、稳定的顾客群。顾客群越多,顾客的忠诚度越高,企业竞争力就越强大,就越能经久不衰。监理服务本质是受建设项目业主委托,在业主授权范围内、代表业主对项目建设实施专业化的监督管理。因此,监理企业都应重视培育自己的顾客群——即建设项目业主。虽然由于建设项目的特性,监理企业的顾客群同一般意义上产品生产型企业的顾客群不同,但本质确是相同的,亦即监理企业应从自身的服务质量、公关宣传、企业形象设计等各个方面着手,努力培育自己的顾客群,以增强自己的竞争力。而且这一点可以与前面提到的集中企业的资源从事某些专业类别工程的建设管理服务相结合,更容易取得成效。

  另外,监理企业在打造竞争力的过程中,要有动态意识。因为,随着时间推移,监理企业竞争力有可能因疏忽而贬值,导致其竞争力下降乃至消失。如果监理企业竞争力强大到无可匹敌的地步,那么只要保持竞争力不每况愈下,即是保证它的可持续性。但对我省的绝大部分监理企业而言,仅仅维持是远远不够的。竞争对手一直在虎视眈眈,摩拳擦掌地准备取而代之。这样,可持续性则意味着要持续改进,否则就无以保持现有地位。同时,不要闭门造车地衡量自己绝对的改进程度,而是要相对地和竞争对手的努力比较,不断进行竞争战略分析。

延伸阅读:市场 竞争 环境
收藏分享:论坛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特色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拟题
    提升学习效果
  • 精品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拟题+1套预测试题
  • 实验班
    3套全真模拟题+2套预测试题+考前冲关宝典
  • 定制班
    3套模拟题+3套预测题+考前冲关宝典+考前重点
  • 移动班
    以知识点为单元授课练习,
    强化重点、难点、考点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