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在线客服

帮助

24小时客服:010-82326699 400-810-5999

建设工程教育网 > 建筑文苑 > 其他相关 > 正文

"诗意"城市为何变成"末日之都"?

2005-09-09 00:00    【  【打印】【我要纠错】

  在广阔的狭长地带,洪水淹没了低洼地区,没过了屋顶,使美国最有魅力、最富诗意的城市陷入一片汪洋——新奥尔良市毁灭在一场罕见的飓风中。这次飓风造成的海潮和洪水几乎将这座现代化城市完全摧毁,数百人已经确定死亡了,无数的房子被破坏,最终死亡人数可能数以千计,数十万人流离失所,接近甚至超过1900年的“加尔维斯顿”飓风所造成的上万人死亡。

  对于当地人而言,这是一个残酷的自相矛盾的问题。一方面,水给新奥尔良带来了别样的生活,不论是商业,还是烹饪风格;另一方面,水已经令新奥尔良面目全非,毁掉了他们心爱的城市。

  飓风造成的如此惨重灾难,不仅在新奥尔良,即使在整个美国东海岸也不多见,人们不禁要问,一个经济发达的现代城市为何如此“弱不禁风”?那个充满着诗意和万种风情的城市怎么一瞬间成为一场灾难、一个被废弃的“末日之都”?

  撇开此次“卡特里娜”飓风的强烈不说,一个重要的原因却在城市本身: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忽略了灾难的发生,城市的规划严重破坏了自然环境。

  据有关媒体报道,灾难研究学者克林格尔德谈到这次灾难带来的教训时这样说:“一个大的教训是,如果你要冒险,就意味着失败。当飓风袭击之前,就有各种灾难预测,但是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这个教训是,要相信科学的预测。另外,在城市规划上,要禁止在不安全地区兴建住宅。人们要对未来的安全做出投资。”

  有关专家指出,新奥尔良及附近城市发展中缺乏必要的防灾意识,导致“卡特里娜”造成出乎预料的巨大损失。

  新奥尔良在城市建设中破坏了大片海边滩涂,使城市在海潮和洪水面前缺乏必要的缓冲;为了促进旅游业和商业发展,该市把繁华商业区设在海边,并建设海边休闲观光区和住宅区;美联邦紧急措施署原先在新奥尔良周围划定了一些地区作为洪水缓冲带,不准建设任何项目,但近两年这个规定已被破坏。

  可以说,这些规划都把高价值项目集中在海边,虽然促进了新奥尔良沿海地区的繁荣,但也好比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使城市在灾难面前更加脆弱。专家认为,对新奥尔良这样一个处在“锅底”地形、位于飓风频发区域里、只靠防浪堤保护的城市来说,这种繁荣实际是“脆弱而危险的”,新奥尔良本应该更多地投资于防浪堤、城市排水系统等防灾项目,但实际并没有做到。

  在另一方面,专家指出,新奥尔良城市规划和发展中缺乏环保意识,严重破坏自然环境,是灾难中损失惨重的根源之一:新奥尔良是个在河口冲积平原上的城市,它的北部有湖泊,南边是密西西比河,东临大海,城市周围有大量自然湿地,这些湿地好比海绵,能够大量吸收降水,能减少洪水侵袭的强度、保护城市,但新奥尔良在城市建设中排干了大部分湿地。密西西比河挟带的淤泥,本来可以缓慢地沉积在入海口,进一步增加城市的缓冲层,但现在却被引入管道加速冲走。

  一方面是防灾意识的缺乏;一方面是环保意识丧失,归根结底是城市发展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的漠视和忽略。自然是人类的密友,但有时候又会变成人类的敌人。当整个城市陷入一片骚乱,抢劫、强奸等犯罪行为大量出现,整个城市成为科幻片中的“末日之都”的时候;当整个世界都对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伸出援助之手,对那些无辜的生命深切痛悼的时候,新奥尔良已经成为一个标本,记下了大自然足以摧毁人们物质家园和精神意志的威力,记下了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的忘记自我的迷失,记下了城市对自然环境的漠视所付出的深重代价。

  因此,新奥尔良遭受的飓风重创,实际上是全世界共同的痛。它再次以无数生命、家庭和财产代价警醒世人,必须切实关注影响城市存在与发展的一切因素,特别是要真正学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城市与自然协调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城市防灾救灾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加强政府对城市秩序的控制能力,避免民众在灾难面前孤立无援,生死茫然的惨痛场景最大限度减少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

  一位美国专家在灾难面前神情黯然地说,但愿灾难过后,人们不再忽视保护自然湿地,不要在城市建设中大规模破坏环境。我想,面对教训,这些话,应当引起所有城市建设者深刻地思考。

延伸阅读:诗意 城市 为何
收藏分享:论坛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特色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拟题
    提升学习效果
  • 精品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拟题+1套预测试题
  • 实验班
    3套全真模拟题+2套预测试题+考前冲关宝典
  • 定制班
    3套模拟题+3套预测题+考前冲关宝典+考前重点
  • 移动班
    以知识点为单元授课练习,
    强化重点、难点、考点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