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重庆轻轨之后,已有15个城市向国家建设部申报轻轨及相应轨道项目,总长1300公里,需投资约5千亿元。7月21日,国家建设部轨道交通专家在“中国重庆国际单轨交通高级论坛”上提出:轨道交通大发展必须不再依赖进口技术,轻轨目前不宜在我国大规模推广。
轻轨目前不宜大规模推广
尽管建设部已经设下国产化必须达到七成的门槛,但专家对大力推广包括轻轨在内的轨道交通建设仍持保守态度。来渝参加单轨交通高级论坛的建设部地铁与轻轨研究中心负责人指出,在国内发展轨道交通,必须解决国产化问题才有推广的价值和意义。
“目前,轻轨的传动系统、轨道信号系统等核心技术都必须依靠国外进口,这意味要付出高额的成本。”这位专家表示,以道岔为例,国产与进口道岔之间的价格差距高达400万元。
该专家认为,就算所有的设备都可在国内生产,但如果没有自己的专利,每生产出一个产品就必须付给外方一笔专利费。对企业而言利润空间小,对国家则意味着更大的财政负担。毕竟,5千亿元已经相当于两个三峡工程的投资量。
外企业已经瞄准中国市场
重庆轨道交通集团总经理沈晓阳表示,目前重庆的轻轨建设已经能够达到70%的国产化,其中包括国外企业在中国境内合资或独资注册公司,生产相关配件,也被视作国产化。
据悉,到目前为止,已有日本资金进入内地参与中国轨道交通建设,从轨道公司了解到,我市刚刚成立的单轨公司就有日本资金参股。该公司主要从事单轨交通项目的开发与建设。
为此,有关专家认为,轨道交通建设离真正的国产化还有相当距离,目前的国产化,购买专利及境内投资都包含其中。
值得一提的是,重庆轻轨2号线建设对本地相关产业产生了很大促进作用,以船舶工业公司为例,在2号线1期工程之后,该公司已经具备生产难度最大的弧形道岔的技术和能力。但轨道公司负责人表示,涉及安全的技术暂时不打算使用国产货。
国外轻轨多用于观光货运
目前全世界运行中的轻轨线路约32条,只有89公里,除了日本的轻轨有40%用于旅客运输外,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发达国家的轻轨大都用于观光、货运及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