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保教育|选课中心|网校名师|建筑题库|课程试听|直播课堂|免费资料|建筑书店|实务讲堂|网校介绍|帮助|客服|首页
建设工程教育网——网上辅导

踢爆开发商十大罪状:扰乱市场与为富不仁都是罪

2005-6-28 0:0 今日财富地产SHOW  【 】【打印】【我要纠错

    扰乱市场罪:虚假交易哄抬物价,从中渔利

    民间举报:

    上海楼市出现了接二连三的违规事件,一些开发商哄抬价格、发布虚假信息,出现违规预售行为,引起群众极大不满

    庭外调查:

    一、Google秀:通过Google搜索,“开发商扰乱市场”共有104000项查询结果。

    二、上海市有关部门将组建一支专门队伍,加强对销售秩序的监管,依法加大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和中介企业利用虚假合同进行虚拟交易、囤积居奇、哄抬房价等容易扰乱市场秩序的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

    三、国家有关部门认为,由于目前土地市场信息不公开或公开程度不够,个别开发商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不负责任地发表类似“涨价论”、“地荒论”等扰乱市场的言论,诱导、迫消费者,导致消费者心理恐慌,形成抢购商品房的现象,使住房在短期内供应紧张,住房价格也呈现非理性的增长。

    四、一些开发商与中介联手,通过内部交易来哄抬价格、操纵市场,达到牟取暴利的目的,这是常见的扰乱市场的行为。比如开发商与中介机构勾结,前者先把房子卖给后者,房价上涨后,由后者退掉房源,加价卖给真正的买主,二者都可从中赚取差价。

    五、天津某房地产公司,在长达4年的时间里,重复售房,涉及房屋数量近百套,甚至出现一房四卖、一房五卖的情况,严重扰乱市场正常秩序,也酿成了恶劣影响:有些业主为了抢房子而大打出手,有的老人引发疾病猝然去世。

    开发商代理律师辩护:

    不排除极少数开发商的违法行为,但大部分开发商都是好的,只不过采取的销售手法有时候会让他人觉得取巧,因此难以接受。

    陪审团意见:

    经过商讨,陪审团达成一致的意见。作为开发商,赚钱是应该的,但同时也应当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不能一味赚钱而不顾社会整体的发展,畸形地发展,最后很可能导致双输的局面。

    处理建议:

    有确切证据证明扰乱市场者重重罚款,并责令他整日巡街,必须在抓到另一个扰乱市场者来抵罪之后才能获得自由。

    为富不仁罪:助困扶弱,人人有责

    民间举报:

    富豪榜有很多房地产商上榜,但登上慈善榜的房地产商很少,为什么他们不多拿一些财富出来做公益事业呢?

    庭外调查:

    一、Google秀:通过Google搜索,“开发商要挟政府”共有15700项查询结果。

    二、有人认为,虽然不是所有的开发商都为富不仁,但不少开发商的致富路线有不道德的嫌疑。曾经有一个房地产老板总结出通过搞房地产而暴富的捷径:“买通腐败的官吏,拿到便宜的土地,套上银行的钱,低价拆掉别人的房,占用建筑商的钱盖房,高价缩水卖给买房人,最后再克扣上民工的工资。”

    三、据媒体报道,某县的拆迁工程,大多是由开发商雇用当地的黑势力,打着“国家利益”的幌子,欺压百姓,造成很不好的影响。

    开发商代理律师辩护:

    现在媒体大多一面倒,认为客户处于弱势地位,只要出了问题,一定是开发商为富不仁,这种引导不好。政府、媒体都应该站在客观的角度,是谁的责任就是谁的责任。不能说因为客户是上帝,就能随便怎样。而且,现在很多房地产商,都热衷于慈善公益事业,像前段时间被民间指责的任志强先生,也开发了不少面向中低收入人群的房子。

    陪审团意见:

    为富不仁的开发商肯定存在,但所占比例如何难以有确切的结论,因此暂时搁下,留待他日解决。

    而北大教授张颐武认为,关于“给富人造房子”说法,引发的媒体讨论以及广泛的争论,其实开发商说出的是一部分事实,但是他们忘记除了“事实”这一基本要素外,还有“人心的向背”这样一些重要的因素,“虽然可能是同样一个状况,房地产行业应该可以有更加人性化的思考。”

    处理建议:

    以经济处罚为主,所得款项全部捐给公益机构,以造福天下。

    要挟政府罪:

    尚存争论的“罪行”

    民间举报:

    易宪容曾经指出,既得利益者借民众误解要挟政府。有人认为,开发商应该是既得利益者的代表。

    庭外调查:

    一、Google秀:通过Google搜索,“开发商要挟政府”共有28300项查询结果。

    二、121文件和最高法院关于房地产的司法解释的出台,让以依靠银行资金发展楼盘为主的房地产商措手不及,但随后在一些强势房地产商的力推下,众多房产商齐聚一堂,写出报告上报给国务院,有媒体认为这是开发商开始尝试使用“话语权”。

    三、有开发商说,“如果说,房地产开发商是坏孩子,制造了这么多遗留问题,那么一定是政府指使纵容的结果。”

    四、很多开发商异口同声,一起否定地产泡沫的存在,也一起认为房价还将继续上涨。而地方政府对开发商也有着一定程度的依赖,因为房地产开发既可以改变城市面貌,同时对城市GDP的增长有着巨大的拉动作用。

    五、有媒体对这半年来的政府部门和开发商的关系作了如此分析:政府部门指责房地产开发商,说他们利用政策和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恶意炒作致使房价上涨,而开发商也在抱怨政府,说是政府不合理的土地政策导致房地产价格的上扬。

    开发商代理律师辩护:

    房价下跌,那么受到损失的还有很多拥有房产的人,政府决策确实要慎重。挤压房地产泡沫,要当心房价大幅度下降,从而导致大批已购房者的财产利益遭受损失。

    陪审团意见:

    根据实情区别对待,其实有的地产商只是提出想法,不一定算要挟,有被媒体夸大的嫌疑。

    处理建议:

    没有新的办法出台之前,可考虑发配边疆,充军三月。

    开发商“十大罪状”调查

    不是所有开发商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也有很多开发商成为楼市的榜样。这里,我们殷切希望少数“犯罪”的开发商今后能够改正“错误”向表现优良的开发商学习,加强自律,既要赚钱也要考虑社会责任,共同创造楼市的和谐局面。

    执法大棒挥向“犯罪”开发商

    今日的房地产业仿佛一个流光溢彩的舞台,每个有钱的主儿都渴望走上这个舞台一展风采。据说我国已有300多家上市公司涉足房地产开发领域,其中包括联想、清华紫光、同方、华为等高科技IT企业,真是“地产如此多娇,引无数企业竞折腰”啊。

    只是,不知众多打算从事房地产开发的大公司是否做好了心理准备,现在要想在房地产市场分一杯羹,赚点闲钱花花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情,且不说国家地产新政的种种影响,仅凭开发商头顶戴着近乎天生的“罪状”,比如欺诈、暴利、为富不仁、黑心、炒作等等,就可以让不少精神层面上有顾虑的开发商吃不消———这年头既想赚钱又想赚好名声的生意应该是有相当难度的。

    说起开发商的“罪状”,相信购房人的感触一定很深,他们购买房子或多或少都会有闹心的经历。在与开发商长期打交道的过程中,购房人对某些无良开发商“真实面目”的认识越来越深,然后和媒体、专家一起加工、修改、补充,共同总结出开发商的种种“罪状”。

    一方面,在开发商面前,购房者的地位过于弱势,付出了巨大的金钱,但却很难参与有关自身利益的决策;另一方面,因为这几年的房地产业是一个巨大的卖方市场,只要有房子就不愁销路,楼市如此红火让不少开发商忽略了对开发品质的提高,忽略了对购房人利益的考虑,一心追求开发利润。因此,凡是打开关于房地产的报纸和网站,总能看到各方人士对房地产开发商的“控诉”。当然,不是所有的开发商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存在问题的开发商确实也不在少数。

    为此,我们就针对部分开发商头上戴着的“罪状帽子”,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查,让更多人了解一部分开发商藏在背后的“面孔”,同时希望这些开发商今后能更加自律,既要赚钱也要考虑自身的社会责任,一起共同创造出社会和谐的局面。

    欺诈罪:

    最常见的开发商“恶行”民间举报:

    有一个购房者投诉,开发商在楼书中满怀热情地描写:“社区里遍布溪流,种有参天大树,一片鸟语花香,让你享受尊贵的生活。”但是业主在收房时才发现只有几条“龙须沟”,一共有三棵树……

    庭外调查:

    一、Google秀:通过Google搜索,“开发商黑心”共有215000项查询结果。

    二、上海天赐公寓就发生了一起经典的欺诈事件,开发商自称所有楼房都已经售完,但事实上是囤积居奇,一个名叫“李欣”的人购买了该楼盘49套、总值超亿元的房子,但“李欣”留下的所有资料都是假的。

    三、欺诈银行。有的楼盘明明滞销,却一再调高售价,因为开发贷款是以项目为抵押的,卖不掉的就留给银行,让银行承担大部分产品滞销的风险。甚至还有不少无良开发商直接采用赤裸裸的诈骗手法,比如北京“森豪公寓”案件,就是一起最著名的虚假按揭案件,开发商诈骗金额达到6亿多元之多。

    四、某小区的房屋不仅面积缩水,而且开发商“极不诚信”,采用非正当手段多收了业主的房款,拖了1年多,却一直拒绝退还。

    五、从各地传来消息,对房地产开发商的投诉普遍居高不下,其中因开发商涉嫌欺诈而引起的投诉占极大的比重,购房者、业主对开发商的诚信往往抱有怀疑的心态。

    开发商代理律师辩护:

    不少业主都是“刁民”,太过于看重自身的利益,对一些芝麻大的事也要吵个不停。不少纠纷都是由业主过分敏感引起的。当然也有一些开发商是害群之马,希望能区别对待。

    陪审团意见:

    购房者往往处于弱者地位,有一个开发商曾说“经商这么多年,从没见过这么弱势的消费者”。而且据有关调查,购房者遭遇的种种购房问题中,最大的就是欺诈问题,因此必须关注并维护购房者的切身利益。

    处理建议:

    除了按照法律规定的处罚之外,强烈要求拉其游街示众。

    逃税罪:

    有多少开发商没逃过税?

    民间举报:

    有报道称,北京地税在2004年第二期欠税公告中,15家欠税企业绝大多数为地产企业、建筑公司,且欠税金额巨大,此次公告的欠税企业欠税额均超过100万元。

    庭外调查:

    一、Google秀:通过Google搜索,“开发商逃税”共有33700项查询结果。

    二、某房地产企业的一个副总表示,“这(指逃税)早就是一个公开的秘密!让房地产企业都拍拍胸口扪心自问,谁没有偷过税!”

    三、杭州市审计局在一次检查37家房地产企业的行动中,发现有17家存在偷逃税行为,偷逃税金额达7069.81万元。

    四、2003年南京市地税局稽查分局用半年时间,集中对2002年度纳税额较大的88户房地产企业进行了税收专项检查,竟然发现87户有问题,涉税金额高达5031.66万元。

    五、媒体称,很多房地产企业利用房地产资金滚动的特点,在税务部门还没有决算之前,用上个项目赚来的钱做下一个项目,虽然楼盘一个又一个地交付,但从账面上来看,这个房地产公司却是一直亏损的。

    开发商代理律师辩护:

    %¥#@*(+……@#*&)(无话可说)

    陪审团意见:

    偷逃税行为已经触犯国家法律,任何辩护的理由都是不成立的。

    处理建议:

    根据逃税金额加倍处罚。若无能力交罚款,建议没收其家产。

    暴力?炒作都要追查

    暴利罪:

    难以洗脱的“恶名”民间举报:

    富有群众基础的“中国十大暴利行业”评比已经进行了三次,从2002年的第一版到2004年的第三版,中国的房地产业已连续几年蝉联“中国十大暴利行业”之首,其暴利绝对值、公众评价恶誉度均获得满分评价。

    庭外调查:

    一、Google秀:通过Google查询“开发商暴利”,共得出445000项查询结果。

    二、短短的20年内,中国的房地产业以超乎常规的速度催生了众多的亿万富翁,其中很多富翁都是从“一穷二白”状态起家的。2004年胡润版的《中国百富榜》上,涉及房地产的富豪们竟占据45个席位。但从全世界范围来看,进入《全球百富榜》上的房地产富豪,仅仅5名,因此按国外某些研究机构作出的分析判断,中国房地产业的暴利为全球之冠。

    三、有人反映,某房地产商说过类似这样的话:“一个商人做过房地产之后,从事其它行业便觉得没有味道。”

    四、地产大亨潘石屹曾经提到2004年房地产商都发财了。他说:和别人坐下来聊才发现,整个中国期货市场的利润和营业额不如房地产一个项目的利润和营业额。2004年电影业的票房,估计国内片是15亿元左右,进口片也是15亿元左右,加在一起30亿元,不过相当于一个房地产项目的销售额,而利润率肯定没有房地产项目高。

    五、有好事者盘算开发商的建筑成本得出这样的结论:开发商的造价,普通住宅一般都在500元/平方米至800元/平方米,别墅产品(装修除外)一般在500元-600元/平方米;高层住宅最多是2000元左右/平方米,小高层最多是1500元左右/平方米。

    六、成都一位开发商称,做不到这么高的利润,开发商根本就别想活下来,“开发一个项目,前前后后就要盖二三十个公章,每盖一个公章都要打点一番,何况还有那么多不明不白的税外费。”

    开发商代理律师辩护:

    有一篇名为《地方政府左右房价,开发商暴利神话有名无实》的文章广为流传,其主要观点是:个别房地产公司的暴利神话确实存在,但是整个房地产行业的暴利神话并不存在。它认为,对土地收益存在高度依赖的地方政府,才是控制区域内房地产价格涨跌的关键因素,由于土地、钢铁、水泥等价格的过快上涨,开发商的开发成本随之急剧上涨,因此收益并不暴利。

    陪审团意见:

    种种迹象表明,开发商似有暴利的嫌疑,暴利现象似乎也较为普遍。它的暴利既有来自房价上涨的正常来源,也有来自土地腐败等非正常来源。对此,群众观点是按“疑罪从有”来处理。

    而某商业银行支行行长认为,在目前特殊的经济发展阶段,要控制房价,而又不伤及行业,最稳妥的法就是政府通过成本透明管理等办法,合理控制开发商的“暴利”。

    处罚建议:

    俗话说“法不责众”,获取暴利的开发商好像数量颇多,短时间内不太可能彻底“惩罚”。如果有哪个开发商继续胆大包天、藐视民众,建议审计机关对其暴利程度严格审计,审计出的“暴利”部分加倍处罚,罚金返还购房人,并拖出庭外痛打100杀威棍。

    炒作罪:

    是经营方式还是违规操作?

    民间举报:

    开发商惯于炒作,小到楼盘广告词,大到房价,甚至连某些开发商的个人形象、生活隐私都被列入炒作范围,一些炒作让购房人遭受严重的身心伤害。

    庭外调查:

    一、Google秀:通过Google查询“开发商炒作”,共得出498000项查询结果。

    二、某些开发商推出排队认购活动,组织数千人连夜提前排队,营造火爆声势。甚至有不少开发商还雇请民工做托儿排队,制造供不应求的假象。

    三、部分开发商控制房源,囤积房子,放慢销售甚至拒绝销售,待价而沽,通过种种或明或暗的方式,把房价逐渐炒高。上海在今年3月份就处理了11个违规炒作的开发商,并加强商品房预售管理,从源头上制止不规范销售行为。

    四、武汉、杭州、南京等多个城市针对房地产开发商在售房中的种种炒作行为,制订一系列举措,减少开发商炒作的机会,进一步稳定房价。

    五、建设部2004年9月在向部分新闻单位通报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时,有一份文字稿引人关注。该文字稿特别提到:“部分开发企业利用政策和市场信息不对称,恶意炒作,个别媒体不加甄别,大肆渲染,部分消费者跟风,造成局部地区、个别项目房价短期内非正常上涨。”

    六、建设部总经济师兼住宅与房地产业司司长谢家瑾曾经警告开发商:不要不负责任地炒作房价。她认为,造成近年来房价上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个别发展商为了追求更大利润而大肆进行市场炒作,是其中一个主要原因。

    开发商代理律师辩护:

    京城一位地产大腕颇不以为然:“房价不可能是开发商炒作就能炒上去的。”另一位同样是北京的知名地产商对媒体说:“如果开发商炒作能够把房价炒上去,那我们就天天去炒了”。

    也有人认为,仅靠开发商是很难把房价炒上去的,房价的抬升是多个合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他合力还有地方政府、炒房团甚至部分购房人,仅仅把罪名加到开发商身上是不公正不合理的。

    陪审团意见:

    易宪容认为,“上海房价疯涨,人为无度炒作是主因。”很多网友则认为,如果说开发商都在炒作,那肯定有被冤枉、被委屈的,但确实有一些开发商是难以逃脱“惯于炒作”的“罪名”。

    处理建议:

    招不招?不招就打,招了的话,有吃有喝。

    黑心罪:

    以次充好谋取更多利益民间举报:

    北京某楼盘的房屋有严重渗漏现象,墙上霉迹斑斑,经多方考证,推测有二,要么使用了伪劣材料,要么施工质量太差,特此举报。

    庭外调查:

    一、Google秀:通过Google搜索,“开发商黑心”共有160000项查询结果。

    二、上海某楼盘暴露在空气中的铁制栏杆几乎都锈迹斑斑,非常不美观,居住于此的业主看见这现象就闹心,觉得开发商使用了伪劣铁制品,但多年以来,一直无可奈何。

    三、不少精装修的房子,在装修上明显使用了次品、劣品,入住没多久就出现问题。

    四、有人认为,开发商黑心的常见表现,还包括在城市中取得“危房改造”土地和“低价”购买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时的表现。在我国早期的房地产开发中,不少开发商就坦言,他们从来就没从正规渠道上取得过土地,有的开发商还通过种种不法手段,低价圈地,然后要么直接高价倒卖,要么开发后高价卖出。

    五、一些开发商擅自变更小区规划,在规划中的绿地上建楼房、停车场、锅炉房等,全国由类似的行为引发的纠纷很多,甚至造成业主游行、静坐、堵路等过激事件。

    开发商方的律师辩护:

    确实有一些黑心的开发商,但不是所有的开发商都黑心啊,所以不能一棍子打倒一大片吧?因此这个罪状不太妥当,希望能慎重考虑。

    陪审团意见:

    俗话说"无商不奸",黑心开发商的存在是毫无疑问的。对于黑心开发商,民愤极大,必须用苛刻的态度去看待和处理,绝不能姑息养奸。

    处理建议:

    揪出黑心的开发商,予以严惩。可考虑流放至不毛之地,永远不得再从事房地产开发的工作。或者,在黑心开发商胸前画一个黑色心脏,拉其在大街游行。

    行凶罪:

    以武力解决房屋纠纷伤业主民间举报:

    北京某楼盘的业主在收房时发现了一系列问题,就这些问题业主多次找开发商处理,但开发商避而不见。后来一些业主得知该公司另一个项目开盘,就到那个楼盘的门口去寻找公司负责人,结果负责人没等来,却等来了一伙黑衣男子,这伙人揪住业主举拳便打。

    庭外调查:

    一、Google秀:通过Google搜索,“开发商行凶”共有800项查询结果。

    二、2001年9月,潘石屹同志被现代城某业主拦在小区路口,二人因为某些原因发生争执,传说还动了手。事件的整个过程被录像,业界流传为“潘石屹打人”,事后潘通过媒体发表公开信,称愿意配合公安机关的任何调查及承担责任。该事件的娱乐色彩很浓,也存在一定的悬疑,但鉴于事件的知名度较高,特此列入。

    三、2005年3月,在北京军事博物馆的春季房展会上,有两个参展商发生了矛盾,从而引起了一场暴力事件。第一天发生初步冲突,第二天就有20多位黑衣人手持钢管、双截棍等武器,冲进另一方的展台,上演了一幕血腥行凶的闹剧。

    四、北京某个曾经颇有名气的楼盘也出过问题,不但交房延迟了三个月,而且在业主提出装修与原先承诺不符的问题后,与业主发生了冲突,出现轰动一时的“流血事件”,该事件也被称为北京楼市的“第一滴血”。

    五、上海某楼盘出现这么一个故事:购房者拿着买方优先卡去买房,但原本说好的房价、房型、地段都变了,100多人找开发商要个说法,但始终没有得到明确答复。到了晚上,终于开始交涉了,忽然从外面冲进来20多个人,直接使用现场的桌椅殴打购房者。

    开发商代理律师辩护:

    这样的事件一般不是开发商单方面造成的,有些业主确实很刁蛮,也喜欢无理取闹,有时候发生肢体冲突也难以避免。而且,舆论都是喜欢同情弱者,而不管弱者有没有道理,因此,开发商只好背了黑锅。

    陪审团意见:

    不管什么理由,只要先动手行凶就是不对的,万一出了人命怎么办?毕竟生命是最宝贵的。

    处理意见:

    以其人还治其人之身,按倒先暴打一顿,再送去接受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或者找一位武林高人废去开发商身上的功力。

    行贿罪:

    用金钱拉拢官员以谋私利民间举报:

    广州悦涛雅苑房地产开发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朱某,伙同他人向多名国家工作人员行贿492万余元人民币,被黄埔区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8年。公司其他涉案高层也相继被追究刑事责任。

    庭外调查:

    一、Google秀:通过Google搜索,“开发商行贿”共有55000项查询结果。

    二、贵州快达房地产公司经理陈林伙同他人,向贵州原副省长刘长贵送上现金110万元、美金3万元,以谋取自己的利益。

    三、福建永安“宏泰大厦”的开发商陈炳泽,向永安市原市长陈美绵、副市长蔡大明等人行贿,从而获得这些实权人物在各方面提供的支持,据说,陈炳泽在口供中表示他从“宏泰大厦”的开发中赚了500万元。

    四、青岛某房地产有限公司在青岛市市北区科技街开发住宅小区项目。为提高该项目的容积率,多建住房,该公司向青岛市规划局申请提高容积率,未获批准。于是公司总经理夏某在认识规划局副局长张志光后,通过种种操作,把200万元送给了张志光,张大笔一挥,就同意了提高容积率。

    开发商代理律师辩护:

    房地产商也是权力的牺牲品,并不是所有的房地产商,也不是大多数房地产商愿意去行贿的,不过权力一旦插手房地产市场,为了利润,房地产商只有向权力称臣。要使房价下降,也希望政府做好反对腐败的工作。

    陪审团意见:

    行贿行为触犯了国家的法律法规,理应受到严惩,绝对没有情面可讲。这种不公平竞争的行为,必定会给国家、房地产行业、业主带来极大损失。

    处理建议:

    一经查获,即扭送公安机关,按国家法律进行处置。同时,欢迎社会各界监督,也可向人民检察院反贪局举报。

延伸阅读: 开发商 十大罪状 扰乱市场 
收藏分享:
| 更多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