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在线客服

帮助

24小时客服:010-82326699 400-810-5999

建设工程教育网 > 政策法规 > 地方性法规 > 正文

松原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

2005-05-17 00:00    【  【打印】【我要纠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城市房屋拆迁的管理,维护拆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障城市建设的顺利进行,根据《国务院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吉林省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城市规划区内国有土地上实施房屋拆迁,并需要对被拆迁人实施补偿、安置的,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房屋拆迁应当符合城市规划,有利于城市旧区改造和生态环境改善,保护文物古迹。

  第四条 拆迁人应当依照本办法规定,对被拆迁人给予补偿、安置;被拆迁人应当在协议搬迁期限内完成搬迁。

  本办法所称拆迁人是指取得房屋拆迁许可证的单位。

  本办法所称被拆迁人是指被拆迁房屋的所有人。

  第五条 松原市建设局负责对全市城市房屋拆迁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并具体负责市规划区内(前郭镇除外)的房屋拆迁管理监督工作。松原市房屋拆迁管理办公室负责拆迁管理的日常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负责有关房屋拆迁方面的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指导、监督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工作;

  (二)审查拆迁单位和拆除单位的资格;培训、考核拆迁工作人员,颁发《拆迁岗位证书》;

  (三)发布市内房地产评估机构信息;

  (四)受理拆迁申请,审验有关文件资料,审查拆迁计划和拆迁方案,核发《房屋拆迁许可证》和《房屋拆除许可证》;

  (五)监督管理拆迁补偿安置资金的使用;

  (六)发布《房屋拆迁公告》,下达《暂停办理通知书》;

  (七)依法裁决拆迁纠纷;

  (八)依法查处违法、违章拆迁行为;

  (九)受理、接待有关房屋拆迁的来信、来访;

  (十)建立拆迁档案制度,管理拆迁档案。

  各县人民政府负责管理房屋拆迁工作的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房屋拆迁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各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工作。

  第二章 拆迁管理

  第六条 房屋拆迁实行拆迁许可证制度。未取得《房屋拆迁许可证》的,不得实施拆迁。

  第七条 申请领取房屋拆迁许可证,应当向当地市、县房屋拆迁管理部门提交以下资料:

  (一)书面申请;

  (二)建设项目批准文件;

  (三)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四)国有土地使用权批准文件;

  (五)拆迁计划和拆迁方案;

  (六)办理存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出具的拆迁补偿安置资金证明;

  (七)房屋拆迁管理部门认为应当提交的其他文件资料。

  第八条 拆迁计划应当包括:拆迁范围,拆迁方式,拆迁时限,工程开工、竣工时间。

  拆迁方案应当包括:

  (一)被拆迁房屋状况(房屋使用性质、使用年限、产权归属、面积、楼层、朝向、区位、结构形式等);

  (二)各种补偿和补助费用概算;

  (三)产权调换房屋安置标准和地点;

  (四)临时过渡方式及其具体措施。

  第九条 拆迁补偿安置资金的存款额度应当不少于被拆迁房屋总建筑面积乘以上一年同类地段、同类性质房屋的房地产市场评估指导价,拆迁人用于产权调换的房屋可以折价计入。

  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拆迁补偿安置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具体办法由市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制定。

  第十条 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应当自收到拆迁申请之日起30日内,对申请事项进行审查;经审查,对符合条件的,颁发房屋拆迁许可证;不符合条件的,不予颁发,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十一条 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在发放房屋拆迁许可证的同时,应当将房屋拆迁许可证中载明的拆迁人、拆迁范围、拆迁期限等事项,以房屋拆迁公告的形式予以公布,并及时书面通知规划、房产、土地、工商等部门在拆迁范围内暂停办理以下事项:

  (一)新建、扩建、改建房屋;

  (二)房地产转让、抵押、租赁和用途变更;

  (三)新登记核发工商营业执照。

  第十二条 拆迁人在领取《房屋拆迁许可证》后应及时将公告内容告之被拆迁人,并在房屋拆迁许可证确定的拆迁范围和拆迁期限内实施房屋拆迁。

  因正当理由需要延长拆迁期限的,拆迁人应在拆迁期限届满15日前,向房屋拆迁管理部门提出延期拆迁申请,房屋拆迁管理部门自收到延期拆迁申请之日起10日内给予答复。

  房屋拆迁许可证自颁发之日起3个月内未实施拆迁的,自行作废。

  第十三条 拆迁人可以委托具有房屋拆迁资格的单位实施拆迁;拆迁人具有房屋拆迁资格的,也可以自行拆迁。

  房屋拆迁管理部门不得作为拆迁人,也不得接受拆迁委托。

  第十四条 房屋拆迁工作人员应当熟知房屋拆迁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拆迁政策,并具有房屋拆迁工作相应的专业知识。

  第十五条 拆迁人委托拆迁的,应当向被委托的拆迁单位出具委托书,并订立拆迁委托合同。拆迁人应当自拆迁委托合同订立之日起15日内,将委托合同报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备案。

  被委托的拆迁单位不得转让拆迁业务。

  第十六条 拆迁人或被委托的房屋拆迁单位,须严格遵守房屋拆迁有关规定,在房屋拆迁公告发布后做好向被拆迁人及房屋承租人发送房屋拆迁通知书、宣传解释有关政策规定、核实被拆除房屋所有权证和房屋租赁关系等有关证件资料、委托房地产评估机构对被拆迁房屋进行价格评估等工作。

  第十七条 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在发布房屋拆迁公告时,应当向拆迁人、被拆迁人提供两个以上具有评估资格的房地产评估机构任其选择;拆迁人、被拆迁人也可以选择其他具有评估资格的房地产评估机构,对被拆迁房屋进行评估。拆迁人、被拆迁人应当自房屋拆迁公告发布之日起5日内作出选择。

  拆迁人与被拆迁人选择同一评估机构的,共同签订委托协议,评估费用由拆迁人支付。拆迁人或者被拆迁人对评估结果有争议的,可以委托具有评估资格的其他评估机构重新进行评估,评估费用由委托方支付。两个评估结果在省规定的误差范围内,执行原评估结果。评估结果超过省规定的误差范围的,拆迁当事人可以协商解决;协商不能解决的,经当事人提出申请,由房屋拆迁管理部门组织评估专家对评估结果进行裁定。

  拆迁人与被拆迁人分别选择评估机构的,拆迁人、被拆迁人分别与所选定的评估机构签订委托协议,评估费用分别由委托方支付。两个评估结果在省规定的误差范围之内的,执行被拆迁人委托评估机构的评估结果。两个评估结果超出省规定的误差范围的,拆迁当事人可以协商解决;经协商不能解决的,经当事人提出申请,由房屋拆迁管理部门组织专家对评估结果进行裁定。

  拆迁人与被拆迁人对被拆迁房屋补偿金额协商一致的,可以不对被拆迁房屋进行评估。

  第十八条 在拆迁管理部门公布的拆迁期限内,拆迁人与被拆迁人应当依照本办法的规定,就补偿形式、补偿金额、付款方式、付款期限、安置面积、安置地点、搬迁期限、过渡方式和期限、违约责任和当事人认为需要明确的其他事项,签订补偿安置协议书。

  拆迁租赁房屋的,拆迁人应当与被拆迁人、房屋承租人订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

  第十九条 房屋拆迁管理部门代管的房屋需要拆迁的,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必须经公证机关公证,并办理证据保全。

  第二十条 拆迁补偿安置协议订立后,被拆迁人或者房屋承租人在搬迁期限内拒绝搬迁的,拆迁人可以依法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诉讼期间,拆迁人可以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先予执行。

  第二十一条 拆迁人与被拆迁人或者拆迁人、被拆迁人与房屋承租人达不成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的,经当事人申请,由房屋拆迁管理部门裁决。房屋拆迁管理部门是被拆迁人的,由同级人民政府裁决。裁决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30日内作出。

  当事人对裁决不服的,可以自裁决书送达之日起3个月内向人民法院起诉。拆迁人依据本办法规定已对被拆迁人给予货币补偿或者提供拆迁安置用房、周转用房的,诉讼期间不停止拆迁的执行。

  第二十二条 被拆迁人或者房屋承租人在裁决规定的搬迁期限内未搬迁的,由房屋所在地市、县人民政府责成有关部门强制拆迁,或者由房屋拆迁管理部门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拆迁。

  实施强制拆迁前,拆迁人应当就拆除房屋的有关事项,向公证机关办理证据保全。

  第二十三条 拆迁中涉及军事设施、教堂、寺庙、文物古迹等房屋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

  第二十四条 尚未完成拆迁补偿安置的建设项目转让时,应当经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同意。原拆迁补偿安置协议中有关权利、义务随之转移给受让人。项目转让人和受让人应当书面通知被拆迁人,并自转让合同签订之日起30日内予以公告。

  第二十五条 拆迁人在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公布的拆迁期限内不得对未搬迁的被拆迁人或者房屋承租人实施停止供水、供电、供热以及停止供应燃气等影响正常生产、生活的行为。

  由于房屋拆迁造成拆迁范围外停水、停电、停止供热的,拆迁人应及时予以恢复;或者由有关部门予以恢复,拆迁人承担相关费用。

  被拆迁人或者房屋承租人搬迁时,其户口迁移、子女转托转学、工商企业或个体工商户变更、注销登记等手续,有关部门应及时为其办理,拆迁人承担相关费用。

  第二十六条 被拆迁人或者房屋承租人搬迁时,应当保持原房屋完整,不得损坏房屋属评估价值范围之内的各种设施,违者须承担经济赔偿责任。

  第二十七条 拆迁管理部门要加强对拆迁档案资料的管理。

  拆迁人在房屋拆迁中应当及时整理并妥善保管拆迁档案资料。在完成拆迁后30日内,向房屋拆迁管理部门移交拆迁房屋的分户档案资料,并办理被拆迁房屋的土地使用权证、房屋所有权证注销登记等有关手续。属于公有房屋的,房屋产权人应当将房屋租赁证统一收回并注销登记。

  第二十八条 拆迁结束后,拆迁人应报房屋拆迁管理部门进行验收。对拆迁范围内的建(构)筑物和有关设施已完全拆除的,发给验收合格单;有关单位凭此合格单,为其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

  第二十九条 房屋拆迁实行统计报表制度。拆迁人应定期填写房屋统计表报房屋拆迁管理部门。

  第三章 拆迁补偿与安置

  第三十条 拆迁人应当依照本办法规定,对被拆迁人给予补偿。

  拆除违法建筑及设施不予补偿,由规划监察部门按照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处理。

  拆除经批准的临时建筑(不含居民仓房)和有关工程设施(如临时工程管线、构筑物等),建设时间不足1年的,按该类房屋重置价和工程设施成本价的50% 给予补偿;建设时间超过1年不足2年的,按该类房屋重置价和工程设施成本价的25%给予补偿;建设时间超过2年(含2年)又没办理延期审批手续和批准临时建筑、工程设施时约定不予补偿的房屋及工程设施不予补偿。

  被拆除的房屋,其用深基础加以利用的地下架空层部分,层高超过2.2米的,按架空层外围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按该类房屋的重置价给予补偿。

  第三十一条 被拆迁房屋的建筑面积和房屋用途的认定,以房屋行政管理部门颁发的房屋所有权证或者产籍登记卡上的标注面积和用途为准。

  拆迁前房屋的所有权已发生转移或者变更尚未办理登记,或者房屋所有权证记载面积与实际面积不符的,由房屋行政管理部门在收到当事人申请后5个工作日内出具认定书。

  第三十二条 房屋拆迁可以实行货币补偿,也可以实行产权调换。

  房屋拆迁不得因建设项目的不同,对被拆迁人实行不同的补偿安置标准。

  除本办法另有规定外,被拆迁人有权选择补偿方式。

  被拆迁地段用于同类商品房建设的,选择货币补偿的被拆迁人对原地段的同类商品房有优先购买权。

  第三十三条 货币补偿的金额,由房地产评估机构根据核发房屋拆迁许可证时市、县人民政府公布的房地产市场评估指导价,结合被拆迁房屋的区位、用途、建筑面积、楼层、装修、配套设施等因素确定。

  第三十四条 实行房屋产权调换的,拆迁人与被拆迁人应当依照本办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计算被拆迁房屋的补偿金额和所调换房屋的价格,结清产权调换的差价。原则上房屋产权调换偿还的建筑面积一般不应少于被拆迁房屋的建筑面积。

  产权调换房屋所有权证、土地使用权证由拆迁人负责办理,并承担相关费用(契税除外)。

  拆迁非公益事业房屋的附属物不作产权调换,由拆迁人给予货币补偿。

  第三十五条 拆迁人对收入低于当年市、县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线以下的被拆迁人必须妥善安置。安置的房屋建筑面积不应少于原房屋的建筑面积。

  第三十六条 拆迁公益事业房屋的,拆迁人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城市规划的要求予以重建,或者给予货币补偿。

  第三十七条 拆迁租赁房屋,被拆迁人与房屋承租人解除租赁关系的,或者被拆迁人对房屋承租人进行安置的,拆迁人对被拆迁人给予补偿。

  被拆迁人与房屋承租人对解除租赁关系达不成协议的,拆迁人应当对被拆迁人实行房屋产权调换。产权调换的房屋由原承租人承租,被拆迁人应当与房屋承租人重新订立房屋租赁合同。

  第三十八条 拆迁产权不明的房屋,拆迁人应当提出补偿安置方案,报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审核同意后实施拆迁。拆迁前,拆迁人应当就被拆迁房屋的有关事项向公证机关办理证据保全。

  第三十九条 拆除设有抵押权的房屋,依照国家有关担保的法律执行。

  第四十条 被拆迁的住宅房屋属于国有直管房屋或者单位自管公房的(包括非成套房),承租人享有按房改政策购房的权利。

  承租人按房改政策规定向房屋所有人交纳完购房款后,拆迁人按本办法规定对承租人进行补偿、安置。

  第四十一条 用于拆迁安置的房屋,必须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符合有关技术、质量标准。

  拆迁安置用房的朝向、内部结构布局、设施设计不合理等损害被拆迁人利益的,由房屋拆迁管理部门监督修改。拆迁人不得擅自更改修改后的设计。

  拆迁房屋的安置地点,应当符合城市总体规划,按照有利于城市旧区改造和建设项目实施的原则确定。可以在同类地区安置,也可以在不同类地区安置。

  第四十二条 拆迁非住宅房屋造成停产停业的,对实行产权调换的被拆迁人,在岗职工以劳动部门登记注册或者营业执照所标明的从业人数为准,以拆迁当年市、县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劳动工资标准,由拆迁人付给停产、停业补助费;对已参加社会保险的单位在停产、停业期间,拆迁人应按社会保险部门的有关规定代其向社会保险部门交纳各项保险金,凡应由社会保险部门支付的各项费用,均由保险部门支付。

  对实行货币补偿的被拆迁人,按上款规定的标准,由拆迁人付给3个月的停产停业补助费。

  第四十三条 拆迁非住宅房屋,不提供周转房过渡安置。因搬迁发生的运输费和设备安装费,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拆迁管理部门裁决。

  拆迁非住宅房屋,对评估范围之外经产权人同意装修的部分,拆迁人应按对原值的评估价格,按年折旧率20%进行折旧后(净值),对合同约定的受益人给予补助。

  第四十四条 拆迁自行改作营业用房的住宅房屋,拆迁人除按户一次性付给使用人搬迁补助和临时安置补助费外,对房屋所有人按住宅房屋补偿安置。

  对在违法建筑和超过批准期限的临时建筑内生产、营业或者居住的,不发给补助费。

  第四十五条 因房屋拆迁发生的电话、供水、供电、供气、有线电视迁装等费用,由拆迁人按照拆迁时收费标准给予补偿。

  第四十六条 拆迁人应当对被拆迁人或者房屋承租人支付搬迁补助费。

  在过渡期内,被拆迁人或者房屋承租人自行安排住处的,拆迁人应当支付临时安置补助费;需要过冬的,还应当给付采暖补助费。被拆迁人同意使用拆迁人提供的周转房的,拆迁人不付给临时安置补助费。

  第四十七条 实行产权调换的,过渡期限依据产权调换房屋的建筑层数确定:6层(含6层)以下的为18个月,7层(含7层)以上的为24个月。拆迁人不得擅自延长过渡期限,周转房的使用人应当按期腾退周转房。

  因拆迁人的责任延长过渡期限的,对自行安排住处的被拆迁人或者房屋承租人,拆迁人除应承担违约责任外,还应当自逾期之月起增付临时安置补助费。超期在1年(含1年)以内的,增加1倍的临时安置补助费;超期在1年以上的,增加2倍的临时安置补助费。

  第四十八条 房屋的重置价格、房地产市场评估指导价格,搬迁补助费、临时安置补助费、越冬采暖补助费标准,由价格行政主管部门和房屋拆迁行政主管部门共同测算,并组织听证会后,报市、县人民政府每年公布一次。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九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房屋拆迁管理部门责令停止拆迁,给予警告,可以并处拆迁补偿安置资金1%以上3%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房屋拆迁许可证:

  (一)未按《房屋拆迁许可证》确定的拆迁范围实施房屋拆迁的;

  (二)委托不具有拆迁资格的单位实施拆迁的;

  (三)擅自延长拆迁期限的;

  第五十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房屋拆迁管理部门予以处罚:

  (一)未取得房屋拆迁许可证擅自实施拆迁的,责令停止拆迁,给予警告,并处已经拆迁房屋建筑面积每平方米20元以上50元以下的罚款;

  (二)以欺骗手段取得房屋拆迁许可证的,吊销房屋拆迁许可证,并处拆迁补偿安置资金1%以上3%以下的罚款;

  (三)接受委托的拆迁单位擅自转让拆迁业务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合同约定的拆迁服务费25%以上50%以下的 罚款。

  第五十一条 房地产评估机构未按房地产评估规范对被拆迁房屋进行评估的,按有关处罚程序给予警告、降低资质等级的处罚;情节严重的,可以取消房地产评估机构资质。

  第五十二条 对城市房屋拆迁中的违法行为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当地房屋拆迁管理部门不予处罚的,上级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可以责令其给予处罚;仍不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上级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可以直接对违法行为作出行政处罚。

  第五十三条 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者其他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反规定核发房屋拆迁许可证以及其他批准文件的;

  (二)核发房屋拆迁许可证以及其他批准文件后不履行监督管理职责的;

  (三)对房屋拆迁违法行为不予查处的;

  (四)滥用职权,非法干涉房屋拆迁活动,徇私舞弊的。

  第五章 附则

  第五十四条 在城市规划区外国有土地上实施房屋拆迁并需要对被拆迁人补偿、安置的,参照本办法执行。

  本办法施行前已批准拆迁的项目,房屋拆迁补偿安置等事宜,仍按原规定执行。

  本办法执行中的具体问题由市房屋拆迁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第五十五条 本办法自2002年5月25日起施行。2001年3月23日松原市人民政府颁布的《松原市城市房屋拆迁安置办法》(市政府令第1号)同时废止。

延伸阅读: 松原 城市房屋 拆迁
收藏分享:论坛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特色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拟题
    提升学习效果
  • 精品班
    4大班次+2-3套全真模拟题+1套预测试题
  • 实验班
    3套全真模拟题+2套预测试题+考前冲关宝典
  • 定制班
    3套模拟题+3套预测题+考前冲关宝典+考前重点
  • 移动班
    以知识点为单元授课练习,
    强化重点、难点、考点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