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5-20 00:00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纠错】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强调指出:强化企业管理,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也是国有企业扭亏增盈、提高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能够为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提供制度保证。但是,企业能否经营得好,还要依靠自身的努力,特别要依靠企业的管理和正确的发展战略。本文将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改善和加强企业管理的关系,国有企业管理的现状,以及改善和加强企业管理的途径作一些探讨。
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改革和加强企业管理的关系
1.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改善和加强企业管理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发展生产力。任何企业制度的演进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国有企业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也不例外。传统的国有企业制度是适应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而建立起来的,它只具有与这种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经营机制,而却缺乏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营机制。这种体制下的企业管理,实质上是“车间管理”,企业只管生产,不管营销,只管完成计划任务,不重视经济效益。国企改革就是要改革传统的企业制度,建立一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企业制度,以转换企业的经济机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企业管理是对企业各项工作的计划、组织、控制和指挥。市场经济下的企业管理,是完整的企业经营管理,其目的是有效地组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合理地配置企业的各种资源,使人、财、物等资源得到充分运用,达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和促进企业的发展。因此,改善和加强企业管理也是为了发展生产力。
2.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能够促进企业改善和加强企业管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既包括企业法律形态的改革,又包括企业管理制度、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等方面的改革。企业法律形态的变化,必然要引起企业的某些制度的改革,比如,进行公司化改造,就要求建立与此相适应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财务会计制度等。同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还会引起企业的—些具体的管理制度、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的变化。这些变革措施无疑都会促进企业管理工作的加强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3.加强企业管理能巩固、改善和发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成果。企业改革是企业法律制度、企业管理制度、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等方面的重大革命性变革,改革总是具有创造性、试验性、冒险性和阶段性等特征,而企业管理则是艰苦细致的经常性工作。任何改革措施都必须变为具体的管理制度、管理方法到实践中去贯彻落实。而且,新的企业制度的建立,并不意味改革的完结。企业在新的制度下发展,还会出现许多新的问题,比如,企业规模扩大了,就要相应改变企业的组织结构,处理好集权与分权的关系;随着企业在国外业务的增加,企业会由一个国内公司向跨国公司发展,企业就必须建立与这种公司形式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同时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还会对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等不断进行改革。这些都能使新的企业制度得到完善、巩固和发展。
二、国有企业管理的现状
1.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
从企业内部看,一是企业的组织自主权扩大了。这既给企业搞好经营管理创造了较好的条件,同时也给企业搞好经营管理增加了压力和难度。二是职工队伍发生了很大变化。企业经营者的文化水平、知识化、专业化程度提高了;工人队伍中的主体是“文革”中和“文革”后成长起来的,他们同“文革”前成长起来的工人在经历、所受教育、思想素质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三是技术装备水平更加复杂。企业通过技术引进和技术改造,许多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得到采用,一方面改变了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另一方面也增加了使用和管理的难度。
从企业外部环境看,一是企业与国家的关系发生较大变化。国家对企业的指令性计划减少,使企业的经营机制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同时也把企业推入了市场,促进了企业领导者观念的转变,企业也正在由政府机构附属的地位朝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转变。二是企业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和企业之间不发生直接关系,它们之间的关系要通过政府机构安排,而且这种间接联系是一种合作关系,不存在竞争,而现在企业之间不仅是合作关系,而且存在着激烈的竞争。三是企业面临的是一个供大于求的充满激烈竞争的市场,产品适销对路成了企业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2.企业管理在不少方面取得进步。
一是企业经营观念逐步树立起来。随着企业自主权的扩大,企业不仅要管生产,更重要的是要根据市场的需要进行生产,这就要求企业必须进行市场调查和预测,必须为扩大企业产品的销路作宣传,必须做好售后服务,必须讲究营销策略和发展战略等。在这些方面,国有企业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
二是企业的一些管理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国有企业普遍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加强了企业生产经营的集中统一指挥;国家对国有企业派监事和监事会,加强了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公司法》的颁布,对改善股份制企业的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新的财务会计制度的实施,使企业的财务管理向国际惯例靠近;同时企业在用工制度、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等方面都进行了重大改革,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三是企业内部管理结构有所改善。许多企业都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调整了内部组织结构,一些企业实行了事业部、矩阵制等内部管理结构,有的大型企业逐步向集团化方向发展,有的企业集团进行了内部改组,实行了多元化经营,还有少数企业集团正在向外向型方向发展。
四是企业某些专业管理制度得到改善和加强。具体表现在:企业计划管理得到加强,在制定计划时,不仅考虑企业的内部条件,更重视市场的需求和变化;企业销售管理得到加强,销售人员得到充实,一些懂技术的人员加入了销售队伍;企业普遍重视公共关系工作,通过各种广告宣传,推销自己的产品和形象;企业的售后服务也已成为销售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五是引进国外一些科学管理方法。企业普遍推广全面质量管理,不少企业通过了ISO9000标准认证;不少企业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注重培养企业精神,积极开展企业形象设计。
六是企业管理手段的现代化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许多企业把计算机等先进设备用于企业管理,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
3.企业管理滑坡现象比较严重。在看到国有企业管理方面取得进步的同时,更应清醒地认识到,在经济体制转换和结构调整进入攻坚阶段、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不断加快的形势下,相当一部分企业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经营机制不活、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经济效益不高、管理出现滑坡的问题。有关部门的调查结果表明,在国有企业中,有55%的企业基础管理工作出现滑坡,其中20%的企业大幅度下滑。对亏损企业的亏损原因进行分析,因企业管理不善引起亏损的占80%左右。不少管理学专家认为,中国企业与国外著名企业相比,在技术上有不少的差距,但是更大、更致命的差距是在管理方面。企业管理滑坡的主要表现有:
首先是人的思想素质下降。一些人对市场经济缺乏正确的了解,滋长了“一切向钱看”的思想,对工作缺乏认真负责的态度,缺乏必要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事业心。不少企业缺乏一支思想、技术业务、作风等都过硬的职工队伍。
其次,在一些企业中存在“以包代管”、“以改代管”的倾向。有的企业领导人认为,只要通过改革,转变了企业的经营方式,企业的管理工作就会自然得到加强,因而在改革中放松对企业的管理或等改革后再抓管理。
第三、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放松了。据有关调查资料表明,在国有企业中,有比较健全的原材料消耗定额的企业只占60%多;有比较健全的劳动工时定额的企业只占70%;实行全面经济核算的企业还不到20%。
第四、企业某些专业管理水平下降了。在劳动管理方面,一些企业忽视了专业技能的培训;一些企业劳动纪律不严;有的企业既有不少富余人员,有些工作又没有人干,还要靠合同工来顶岗。在财务成本管理方面,不少企业虽然推行了新的财务会计制度,但在资金、成本管理方面出现了不少漏洞和浪费;乱摊成本、截留利润、做假账现象比较严重。可见企业管理滑坡问题是严重的,必须通过改善和加强企业管理来解决。
三、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改善和加强企业管理
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再次强调:必须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企业管理,从严管理企业,实现管理创新,尽快改善相当一部分企业决策随意、制度不严、纪律松弛、管理水平低下的状况。在改善和加强企业管理方面要做的事情很多,从整体上看。企业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积极努力,做好工作。
1.树立正确的经营思想,加强企业发展战略研究。经营思想是指企业怎样根据市场需求及其变化,组织协调企业的内部和外部经营活动,实现企业的方针和目标的指导思想。经营思想是企业的灵魂,它贯穿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它的正确与否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企业要树立正确的经营思想,就是要树立起以下几个具体观念和一个总观念。具体观念是:用户观念、质量观念、服务观念、价值观念、竞争观念、创新观念、时间观念和发展观念。总观念是战略观念。具体观念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企业的经营思想,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用户观念强调了企业必须要有明确的生产目的;质量观念、服务观念和价值观念则主要从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上强调企业在从事经营管理时必须讲求经济效益;竞争观念是强调经营手段问题;创新观念和时间观念则是从竞争观念派生出来的,为竞争观念服务的;发展观念是讲企业自身的建设,企业只有生产目的明确,经济效益好,经济手段正确,才能不断发展;而企业只有不断发展,才能更好地为用户服务,才有较强竞争力和较高的经济效益。战略观念是企业经营思想的核心。它既寓于具体观念之中,义居于它们之上,处于统帅的地位。因此,企业在树立具体观念的同时,必须树立起自己的战略观念,必须加强企业发展战略研究,制定和实施明确的适应市场的发展战略、技术创新战略和市场营销战略,并根据市场变化适时调整,不断完善。
2.加强企业基础管理工作,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做好基础管理工作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保证。企业应高度重视,切实做好以下工作:
原始记录、会计凭证、统计资料等基本数据必须完整,能及时、全面、准确地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的基本情况。经济信息、市场信息、科技信息能准确、及时地满足企业各种决策的需求。
劳动定额、物资消牦定额、资金占用定额、费用定额健全、合理,能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最大限度地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
企业的各种基础制度和专业制度必须健全,并认真贯彻执行,彻底改变无章可循、有章不循和违章不究的现象,增强法制意识,依法经营管理。
3.广泛采用现代管理方法和手段,努力实现管理制度创新。管理方法是解决管理问题时使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为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经济技术发展的需要,企业必须改变靠个人权威、靠经验、靠“拍脑袋”管理的方法,逐步采用决策论,信息论、控制论、价值工程、目标管理、网络技术、经济预测学、运筹学、优选法、行为科学等管理方法来进行管理。同时,管理手段也必须向电子技术的管理工具方面发展,把计算机广泛运用于管理,提高管理效率。企业要学习推广先进企业的管理经验,引进国外智力,借鉴国外企业现代管理方法,发挥管理专家的作用。努力实现管理创新。
4.合理设置企业内部管理组织机构。现代企业管理组织机构有很多种,企业应根据自己的规模、行业特点、生产经验特点等,选择适当的形式。在改革企业内部管理组织结构时,要立足于发挥基层经营单位的积极性,权力的划分要与赋予的职能相对应,企业内部的管理组织结构要与集权、分权的程度相适应,并根据情况的变化适时调整管理权限的划分。在组织结构的设置上必须坚持精干高效的原则,尽可能减少接口问题,改变管理机构庞大、人员过多的现象。
5.加强企业管理的系统性。企业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从专业管理来看,可以分为计划管理、技术管理、设备管理、生产管理、劳动人事管理、工资管理、财务管理、成本管理、物资管理、销售管理等等,这些管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所谓系统,就是不能把这些管理分割开来,各抓各的,而是找出一些综合性的管理,抓住这些综合性管理,就可以把其他专业管理带动起来,使企业管理形成科学体系。根据国有企业管理的特点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企业应着力抓好“四全管理”:以实现企业发展战略为目标的全面计划管理;以提高产品使用价值为目标的全面质量管理;以提高资金使用效果为目标的全面经济核算和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目标的全面人事劳动管理。
综上所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加强企业管理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相互保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改善企业管理的强大动力,不改革传统的企业制度和转换企业的机制,企业的管理水平就不可能得到根本性的改善和提高,企业也不能正常地健康地发展;要巩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成果,就必须加强企业管理。不能把二者割裂、对立起来,既不能以改革来代替管理,也不能以管理来代替改革,必须把二者紧密地结合起来,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加强企业管理,通过加强企业管理促进和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进程,最终达到促进企业发展的目的。
铁道部电气化工程局·王新
1、凡本网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建设工程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