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保教育|选课中心|网校名师|建筑题库|课程试听|直播课堂|免费资料|建筑书店|实务讲堂|网校介绍|帮助|客服|首页
建设工程教育网——网上辅导

时评:“家家买房”怎么就成了老百姓的幻想?

2005-12-21 0:0 中国经济网·张鹏 【 】【打印】【我要纠错

  中国人爱说“家国天下”,可见老百姓对国的热爱与家有着密切的关系,而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家人才能够真正安居乐业,这一点恐怕没有人能够否认。毕竟,在租来的房子里钉颗钉子都要看房东脸色的那种感觉实在难受。所以当有专家在2005广东改革论坛上公开提出“户户安居不等于家家有房,低收入者应租房”的观点时(《南方都市报》12月19日),笔者不禁替所有的低收入者打了一个寒战,这种论调和任志强先生的说法几乎完全一致啊!

  任志强先生是商人,他的话本质上不过是商人的大实话,但是作为知识精英的专家如此表态,还是让公众有些不爽。首先,笔者猜想该专家可能早就托政府之福分了房,也许由于经济收入不错,又买了一套房也未可知,专家嘛自然有专家的待遇,总之,不在无房户之列,不过,专家在自己有房的情况下,却来说什么“低收入者应租房”难免有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嫌疑。其次,该专家主张,政府和市民都应抛弃“家家买房”的幻想,瞧瞧,在人民当家作主的人民共和国,“家家买房”怎么就成了幻想了?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低收入者也是国家的主人,主人没有房子住已经够憋屈了,该专家还劝说公仆打消让主人“家家买房”的“幻想”,就差加一句“谁让你生在中国了”或者“谁让你没钱了”,真是可怕。

  不错,在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购买私有住房的也只占68%,可是美国是一种什么样的家庭文化?中国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家庭文化?美国人的骨子里天生就有祖先遗传的移民精神,他们能在不断迁移的过程中寻找到新鲜的生活快感,而且他们的社会保障制度相对完善,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房子可能会成为他们实际的心理累赘。可是,中国广阔无垠的土地上生发的是绵厚的传统农业文化,人们普遍具有家国之恋,家园之眷,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其终极意义不过是为了让自己在疲倦的时候享受温馨和轻松,让自己的灵魂有一个可以放心歇息的角落。某些社会阶层也许卑微,也许贫困,但是他们却同样对生活充满憧憬和希望,任何人都无权剥夺这种憧憬和希望。也许,无论政府怎么努力,最终的结果可能仍然是有些低收入者无力买房,但是专家公开宣称“低收入者应租房”,这是一种事先张扬的伤害,让房地产商人和“炒房团”又找到了一个赚黑心钱的理由,实在没有必要。值得笔者庆幸的是,幸亏“低收入者应租房”不是“国际惯例”,不然中国的低收入者哭都哭不出来。

  谁耐得住这虚度的寂寞?

  “成都名牌高校研究生开设擦鞋店引发质疑”(《华西都市报》12月19日),一大学教授认为是“大材小用”,其实,这位教授显然不知道,如今神州大地“大材小用”的事情越来越多了:“我国大学毕业生薪金降低,天津月薪800元可招走” (《中国青年报》12月19日)的新闻续写大学生“低薪神话”,“大学毕业生董训余辞掉白领工作收废品,年入10万开办收破烂网站”(《东亚经贸新闻》 12月19日)的新闻则引发争议。媒体上天天有人劝说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大学生们也的确在转变就业观念,不过老师和家长们却没有转变就业观念,教育部门也屡屡下指标要求落实就业率,可见整个社会显然都还没有转变就业观念。

  最近几年毕业的大学生是最为尴尬的求职者,一方面,他们要承受越来越激烈的就业竞争态势,另一方面,他们又因为种种原因不能潇洒地和旧体制、旧观念决裂,这其中的抗争与挣扎实在难以言表。

  其实,每个时代的人都有自己的活法,老师、家长以及整个社会对大学生的创业选择无须过分干涉过分关心,因为这一代年轻人大都已经失去了一辈子呆在一个单位里,等着每年涨一点工资的社会环境,生活需要他们去拼自己的江山,打自己的天下!

  而且就个人而言,人生得遇盛世,如果一辈子只是在相对单调毫无变化的超稳定工作环境下每月照领工资条,实在是浪费光阴,今天的“80后”以及将来的“90后”们哪里耐得住这虚度的寂寞?既然高学历不是确认“大材”的标准了,还不如去收破烂、卖鸡蛋、擦皮鞋,到时候和黄光裕一样来个全国连锁,或者和“破烂王”董训余一样来个“网上贸易,创造奇迹”,如果能够先上网后上市,又何尝不是一场精彩的人生大戏?但愿家长、老师们喜欢这场大戏。

延伸阅读: 时评 买房 老百姓的幻想 
收藏分享:
| 更多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