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保教育|选课中心|网校名师|建筑题库|课程试听|直播课堂|免费资料|建筑书店|实务讲堂|网校介绍|帮助|客服|首页
建设工程教育网——网上辅导

一个普通人的居住梦:环型公寓是不是乌托邦

2005-10-31 0:0 经济观察报·姜洪桥 【 】【打印】【我要纠错

    “形势成熟了”,当看到近一段时间媒体对中低收入阶层居住保障如雪片般的报道时,林一海显得很高兴。

    从1992年就开始关注居住保障的林一海,自己研究出一个可以在市场化条件下操作的“环型公寓”解决方案向开发商推广,并为此自掏腰包1万6千元在《南方周末》刊登广告,但应者寥寥,“总的来说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因为人们不关注这个问题”。不过,林一海的悲观情绪已经被目前的形势扭转,在万科宣布征集居住保障解决方案后媒体和普通民众的热情被调动起来,林一海也随之将原定用10至20年实现自己方案的计划大大地提前了。

    “如此众多的人参与到居住保障政策的讨论之中,有利于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文林峰副处长同时表示,“制度的完善需要各级政府长时间努力”。

    孤独者的努力

    “我对你们的采访很感兴趣”,林一海坦白地告诉记者。在1997年的时候就有媒体报道过林一海的设想,但是没有反响。最让他沮丧的是甚至当时采访他的记者都觉得小面积室内空间、大公用空间的公寓令人居住不适。

    为了推广自己的想法,林一海把自己的工作分成3个层面,分别以政府部门、开发商和大众为对象。1994年起,他先后向不同的政府部门上书,但均是石沉大海。“政府部门根本没有这个精力研究居住保障问题”,让林一海彻底放弃这一途径的原因是他最终将方案投给自己的同学——一位首长的秘书时,同学指着桌上一摞文件告诉他,急着要解决的文件多得是,没时间看他的“环型公寓”。

    林一海的所谓“环型公寓”主体思想类似建筑大师柯布西耶设计的法国马赛公寓,依靠集中社会化的服务来减少每户的面积以减少房屋的总价和日常消费支出,更倾向于把居民社区看成小社会。在他设想的公寓里,将出现庞大的洗衣房和公共娱乐场所,而偏远的地段所造成的交通困难也将由住户共同筹资设立的班车解决。

    马赛公寓是为缓解二战后欧洲房屋紧缺的状况而设计的密集型住宅,设计于20世纪40年代,代表着柯布西耶对于住宅和公共住居问题研究的高潮点。 “尽管在那个年代马赛公寓很著名,但它体现的现代化和工业化的思想无疑是落后了”,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二所主任陈光说,“看起来它更像是集体宿舍”。陈光表示,其实,上世纪中后叶的法国建筑设计师作品政治意识形态较强烈,而且受了“国家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

    但林一海不顾各种评论,坚持着这一思想是中国解决居住保障问题的最先进思想,“环型公寓的住户面积可以达到极限小”,基于这样的设想,他认为可以在完全市场化的条件下满足人们的基本居住需求。当然,前提是有人愿意投资试一试。于是从今年上半年开始,林一海把目标重点转向了开发商。

    开发商再次让林一海失望了。在《南方周末》刊登4期广告之后,也有不少人打电话来咨询,“大部分还是知识分子”,这些和林一海身份类似的人所能做的也只能是讨论讨论而已。政府和开发商都行不通,林一海打起了集资盖房的主意,寻找志同道合的自愿者共同集资来实现“环型公寓”可能是他的最后出路了。但就在这时,形势有了变化,万科率先行动起来。

    政府的微妙态度

    在万科宣布征集方案之后的数天之内就有60多个个人和机构报名。上海禾土投资顾问公司总经理张伟在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里就联系了自己的母校复旦大学公共政策发展研究院,他知道该学院长期跟踪调查上海浦东区中低收入人群。“我已经报了名,研究费用由我来支付”,张伟表示。

    万科开出的奖金并不诱人,但是万科列出的方案涉及的目录却是相当的宽泛。从中低人群居住消费特征研究,到居住保障政策,以及中低人群居住社区规划,申报的课题可以涉及经济学、社会学、建筑学、城市规划等等各方面。很明显,万科的目的不是为了完成某一个研究项目,而是发动民众参与。万科集团相关负责人朱保全说:“这次活动没有权威,我们更愿意把它看成杠杆”。

    媒体和万科的行动感染着林一海,他乐观地把自己的落实计划从10年至20年提早到5年到10年。林一海甚至乐观到不打算参加万科的方案征集,并自认为万科迟早会上门来找自己。

    不可否认万科对舆论的影响力,但建设部的参与似乎更吸引人们的关注。林一海在解释自己乐观的原因时也强调自己看到政府的态度在发生转变。而这种判断和热情大多依据媒体的报道,因为有媒体宣称是建设部在征集方案,并为此专门开会。但事实并非如此,建设部的态度要更为微妙一些。一位内部人士透露,征集方案公布后很多人直接打电话到建设部咨询,建设部表示希望媒体澄清,建设部仅仅是指导单位而不是主办单位。

    文林峰表示,“公开的讨论至少有利于促进政府的反思。”细心的人们可能也看到舆论压力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效果。眼下各地政府都在申报2年内的经济适用房建造计划,供应量有明显增加。北京市政府正在酝酿的《经济适用房管理办法》已经几易其稿,反复征求意见迟迟不敢结论,这也是目前为止北京市就经济适用房政策征求意见最为广泛的一次。而上海在迅速公布普通商品房供应计划之后的第一轮公开招标也基本结束。

    但是从公开讨论到政策调整之间仍有很大距离。“建设部也经常开会研究中低收入人群居住保障政策,这不是什么新闻”,文林峰说,“以廉租房、经济适用房为主解决居住保障的基本政策目前没有发生变化,只是需要进一步改善”。

    居住保障政策涉及从土地到最终的产品供应方方面面的问题,建设部作为功能性部门的工作是督促各地政府采取措施。事实上,以往经济适用房计划也是年年有,问题是落实的情况比较糟糕。

    文林峰透露:“正在起草的国家十一五住宅发展规划,将把居住保障列为重点工作”,但同时她提醒政策调整是个长期的过程,从土地整理到上市都需要时间,“我们更需要建设性意见,而不是完全否定过去”。

    相比之下,林一海好像对未来更为自信,“这不是乌托邦,真的不是”。

    链接:现在环型公寓的原理是住宅环形围绕,中间是各种公共设施,实行分工协作的社会化生活方式,这样就可以一方面缩减无效和低效的住宅面积,达到减少住宅建筑面积从而相对降低成套住宅价格的直接目的;另一方面由于实行了社会化的生活方式,使得居民对城市设施的依赖程度显著降低而疏离城市中心,从而达到降低单位面积房价而降低房价。

延伸阅读: 一个 普通人 居住梦 
收藏分享:
| 更多
精品推荐